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公司金融顾问CFC认证!(最新发布)
时间:2021-05-0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蚂蚁考试 点击:300次
CFC|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公司金融顾问CFC认证! 2020-09-09 09:43 来源:金融百宝书 原标题:CFC|资产支持商业票据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公司金融顾问CFC认证! 编者语: 本文通过分析国际市场ABCP发展情况,以美国为例,介绍美国ABCP发展情况、监管规则及存在问题,总结我国ABCP创新路径与市场实践,结合交易商协会创新推出ABCP及首批项目案例,对我国ABCP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敬请阅读。文/韩宁、谯璐璐、陈春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引言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sset-Backed Commercial Paper,ABCP) 作为国际市场成熟的证券化产品,于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广泛发展,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货币市场工具。早期有国内企业尝试在国际市场上发行,但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尚无对应产品。2020年6月2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在资产支持票据(ABN)现有制度框架及规则体系下实践ABCP模式,并推动首批试点项目落地,是填补我国当前金融市场产品空白的有益探索。 ABCP的国际经验 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概念与起源 商业票据(Commercial Paper,CP)是最传统的货币市场工具之一,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美国,通常是金融机构或某些信用较高的企业开出的短期票据,期限一般在270天以内。截至2019年末,美国商业票据存量余额约1.04万亿美元。 ABCP是一种具有资产证券化性质的商业票据,在欧美金融市场均有广泛运用。ABCP是指单一或多个企业(发起机构)把自身拥有的、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按照破产隔离、真实出售的原则出售给特定目的载体(SPV),并由SPV以资产为支持滚动发行的短期证券化融资工具。ABCP一般由大型金融机构或企业主导发起,负债端发行期限一般不超过1年,资产端可收购债权资产、证券资产,具有极高的灵活性。 ABCP国际市场发展概览 ABCP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美国,在欧洲、日本等地也迅速发展,美国市场规模最大,欧洲市场次之。 美国市场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随着信用卡、汽车贷款等快速发展以及对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约束监管加强,ABCP市场快速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经济迎来了大发展的时期,也推动了商业票据和ABCP市场的持续发展。 欧洲市场 在欧洲,ABCP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2007年ABCP的流通额达到4.5万亿欧元的最高峰,之后呈现下降趋势,但2010年以来又有所回升。以2015年为例,法国和爱尔兰两国占ABCP交易量的近90%。 亚洲市场 90年代后期,由于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日益严重,导致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被弱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并且很难通过公开渠道获得这些企业的信用信息,因此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被排除在证券化业务范围之外。在这种情况下, ABCP业务的推行为日本的中小企业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ABCP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国际主要资产支持类产品比较 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模式 目前,国际上资产证券化代表性的模式有三种:一是美国模式,也称表外模式,即在银行(发起人)外部设立特定目的载体SPV用以收购资产,实现资产的真实出售;二是欧洲模式,亦称表内业务模式,即在银行(发起人)内部设立一个机构,由这个机构运作证券化业务,资产的所有权仍然属于银行(发起人),保留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三是澳大利亚模式,也称准表外模式,是发起人成立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作为SPV,然后把资产“真实出售”给SPV,子公司不但可以购买母公司的资产,也可以购买其他资产,子公司购得资产后组建资产池发行证券。 在破产隔离方面,美国和澳大利亚“表外”证券化模式,均是将资产出售给SPV,通过真实出售和基础资产出表,从而实现资产与发起机构的破产隔离;欧洲模式“表内”证券化模式,属于立法型,例如德国潘德布雷夫债券,立法基础主要是《潘德布雷夫债券法》(German Pfandbrief Act),其中第30条直接明确基础资产“破产隔离”的独立地位,即虽然担保池的基础资产仍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但发起人破产时其不构成破产财产,投资者的权利不受破产程序的影响。 ABCP区别于一般资产证券化的独有模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