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预测试卷(11)
时间:2018-02-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25.【参考答案】 (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 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地思维,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的行为,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变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四、教学设计题 26.【参考答案】 (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开展识字教学: 第一,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是开展阅读写作教学的基础。在低年段应该贯彻“多认少写”的原则,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第二,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第三.利用直观化的教学手段开展识字教学,并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写字教学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五.汉语拼音教学应尽量具有趣味性,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并与普通话和识字教学相结合。 (2)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图、梨、笼、浪、粱、燃、勤、劳、颊这9个生字,能够会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这8个生字,能够用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关于秋天的词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方式掌握关于秋天的词汇,并加强自身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秋天的色彩,体会秋天的美丽与丰收的喜悦,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问,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一年都有什么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哪些美景?大家知道秋天都有哪些美景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图画》! 放映关于秋天美景的幻灯片。 二、交流,讲读课文 同桌为一组.交流阅读课文。 (一)初读,掌握生字词 请同学们读课文,读给同桌听,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象秋天美丽的景象。 教师指导读准音难字:梨、笼、浪、粱、劳。 学生提出形难字,教师范写,小组间讨论并分享记忆方法:波、浪、苹、劳。 (二)精读,体悟秋天美景 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的过程中思考: 1.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这幅美丽的图画是什么样子的? 2.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黄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你感受到了秋天的什么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阅读指导:读出秋天的美。读出喜悦的心情。 三、升华.巩固提高 师:小朋友们.秋天美不美?是谁使得秋天这样美? 指导学生朗读: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读出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加深情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景了吗?你们觉得美吗? 请小朋友们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画笔把今天感受到的秋天的美景画出来。明天与其他小朋友们分享。 27.【参考答案】 (1)通过本教材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发展。 知识技能:在实际问题中掌握人民币的识别、换算等数学生活常识。 数学思考:在参与观察、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推理演绎能力,并且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