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押题预测试卷(10)
时间:2018-02-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11.【答案】B。解析:由老师发起,并由双边一问一答的形式,即可判断为谈话法。 12.【答案】B。解析:班队活动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成员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13.【答案】D。解析: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检查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发展程度,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根本标准和依据。 14.【答案】B。解析:学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15.【答案】A。解析:强化法也叫正激励,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16.【答案】C。解析: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7.【答案】A。解析:个体身心的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 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否则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损害学生的身体和心理。 18.【答案】C。解析:班主任的工作应该体现因材施教,接管一个教育基础较差的班级时,首先要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依靠外在规则制度来对班级成员进行有效约束。 19.【答案】A。解析: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答案】B。解析: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教学情境。 二、简答题 21.【参考答案】 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包括: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2.【参考答案】 讲授法是学校教育中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基本要求如下: (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23.【参考答案】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 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问的过渡。 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三、材料分析题 24.【参考答案】 (1)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能够充分认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机智地运用相关知识来引导小雷,既纠正了小雷的错误,又保护了他的自尊心。 (2)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已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材 料中,小雷喜欢做小动作正是注意力不稳定的表现。此外,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 己。因此,后来的新老师对小雷微笑赞许能够提供给小雷积极的反馈,促使他可以依据这种反馈信息作出行为的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