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基金从业《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第14章考点讲义汇总
时间:2017-10-29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基金从业资格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第十四章 投资风险管理 第一节 投资风险的类型 风险来源于不确定性,是未来的不确定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所有的公司都面临在竞争和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不能正常运转并取得利润的风险,这是商业风险。公司也面临来源于人力、系统、流程出错,以及其他不可控但会影响公司运营的风险,这被称为操作风险。例如,人为失误、内外部欺诈、系 统失灵和合同纠纷等。合规风险则与公司因未能遵守所有的法律法规而遭受处罚有关。基金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面临投资价值的波动带来的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管理是基金公司的核心业务。基金公司投资风险管理的步骤可分为识别风险、测量风险、处理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评估和调整。 一、市场风险 (一)市场风险的类型 市场风险是指基金投资行为受到宏观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的影响而面对的风险。 1.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是指因宏观政策的变化导致的对基金收益的影响。宏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等,都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基金的收益水平。政策风险的管理主要在于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与预测。 2.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 经济发展有一定周期性,由于基金投资的是金融市场已存在的金融工具,所以 基金便会追随经济总体趋向而发生变动。如当经济处于低迷时期,基金行情也会随之处于低迷状态。 3.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指的是因利率变化而产生的基金价值的不确定性。利率变动主要受通货膨胀预期、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和国际利率水平等的影响。 4.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风险指的是作为基金利润主要分配形式的现金,可能由于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购买力下降,降低基金实际收益,使投资者收益率降低的风险,又称为通货膨胀风险。 5.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指的是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基金价值的不确定性。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国际收支及外汇储备、利率、通货膨胀和政治局势等。 (二)市场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 (1)密切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和趋势、重大经济政策动向、重大市场行动,评估宏观因素变化可能给投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定期监测投资组合的风险控制指标,提出应对策略。 (2)密切关注行业的周期性、市场竞争、价格、政策环境和个股的基本面变化,构造股票投资组合,分散非系统性风险。 (3)关注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可以采用夏普(Sharp)比率、特雷诺 (Treynor)比率和詹森(Jensen)比率等指标衡量。 (4)加强对场外交易(包括价格、对手、品种、交易量、其他交易条件)的监控,确保所有交易在公司的管理范围内。 (5)加强对重大投资的监测,对基金重仓股、单日个股交易量占该股票持仓显著比例、个股交易量占该股流通值显著比例等进行跟踪分析。 (6)可运用定量风险模型和优化技术,分析各投资组合市场风险的来源和暴 露。可利用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投资组合收益的关键因素。 二、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来源于贷款的借贷方、债券发行人以及回购交易和衍生产品的交易对手的违约可能性。例如,基金所投资债券的发行人不能或拒绝支付到期本息,债券评级下调引起价格下跌,回购交易对手方不履行回购债券义务等。 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措施包括: (1)建立针对债券发行人的内部信用评级制度,结合外部信用评级,进行发行人信用风险管理。 (2)建立交易对手信用评级制度,根据交易对手的资质、交易记录、信用记录和交收违约记录等因素对交易对手进行信用评级,并定期更新。 (3)建立严格的信用风险监控体系,对信用风险及时发现、汇报和处理。基金公司可对其管理的所有投资组合与同一交易对手的交易集中度进行限制和监控。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是资产在短期内以低成本完成市场交易的能力。基金投资的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基金管理人在建仓时或者在为实现投资收益而卖出证券时,可能会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而无法按预期的价格在预定的时间内买入或卖出证券;二是开放式基金发生投资者赎回时,所持证券流动性不足,基金管理人被迫在不适当的价格大量抛售股票或债券,或无法满足投资者的赎回需求。两者均可能使基金净值受到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