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报告事故应包括的内容有(  )-考呗网题库移动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首页 题库首页在线模考
取消

A.事故发生单位情况
B.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E.已经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A,B,E
解析: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你可能喜欢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级公路路基工程,路基宽度25m,其中K2+100~K2+500为路堑,K6+200~K6+900为斜坡高路堤。施工前,施工单位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了横断面地面线。在深挖、高填路段施工中,每开挖、填筑一个边坡平台或3~5m,复测横断面。
  K2+100~K2+500段路堑施工中,第一级边坡采用路堑挡土墙加固,第二级采用挂铁丝网喷播基材绿化封闭,防治坡面风化剥落,路堑高边坡加固设计如图1-1所示。挡土墙的施工工序包括:①测量放样;②墙身施工;③基础施工;④基坑开挖;⑤其他附属工程施工。挡土墙施工中,基坑开挖分段跳槽进行;作业高度超过1.8m时,设置脚手架;挡土墙高度超过2m时,按高处作业要求进行安全防护。

  K6+200~K6+900段斜坡高路堤填筑前,对原地基进行了压实,压实度控制在90%以上。斜坡高路堤段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并按设计要求预留高度与宽度,每填筑2m进行冲击补压一次。为提高施工安全与施工质量,施工单位对斜坡高路堤进行了稳定监测,稳定监测设施按图1-2中所示位置布设,纵向按每200m间距布置一处,并优先安排斜坡高路堤施工,预留了5个月的沉降期。斜坡高路堤完工后,路堤沉降稍大,经处理合格后,通过验收。

问题:
 1.写出图1-2中监测设施A的名称,还可设置哪些沉降位移监测设施?
 2.对深挖、高填路段,每开挖、填筑一个边坡平台或3~5m,还应复测什么项目?
 3.写出挡土墙施工工序的正确顺序(用序号表示,如⑤①③②④)。工序⑤中的其他附属工程包括哪些构造物?
 4.按照挡土墙墙背形式划分,K2+100~K2+500段路堑挡土墙属于哪种形式的挡土墙?改正挡土墙施工中的错误。
 5.试分析K6+200~K6+900斜坡高路堤段,由施工引起的沉降稍大病害的4个可能原因。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的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2m,其中设计有1250m的填石路堤,其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填石路堤施工前,施工单位选择了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K32+430~K32+530段铺筑了填石路堤试验路段,填料均取自主线 K32+010~K32+300段路堑爆破的石灰岩石渣,对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40~55MPa之间,属于中硬岩石。
  通过路堤试验段施工,施工单位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路段填石路堤施工的方案,确定了满足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机械组合以及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沉降差,孔隙率等相关系数与指标,填石路堤机械配置见表1。
表1 填石路堤机械配置表

  事件二:施工中,为控制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和减少摊铺工作量,施工单位根据车配置和试验路段获取的松铺厚度50cm计算出填石路堤填前正方形网格尺寸。并用石灰粉划分成方格网,采用两边挂线施工以控制松铺厚度,每格上料一车。
  事件三:针对涉及图要求码砌的2M厚块石工程量,施工单位提出需按干砌块石来单独计量,而监理单位则要求同路基中的填石一起均按填石路堤计量。
  事件四:再填石路堤质量检验过程中,施工单位实测的项目有:压实,纵断高程、 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边坡坡度。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填石路堤试验路段选择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补充事件一中路堤试验段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2.写出图1中A、B两处部位的名称,写出表1中机械设备C的名称与作用。
 3.计算事件二中填石路堤填前正方形网格每一格的边长。(单位:m,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做法哪个正确?说明理由。
 5.事件四中填石路堤实测项目中的漏项。写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简答题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面及碎落台(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如下: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³,每m³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问题:
 1.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按墙背形式划分,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背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