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考呗网题库移动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首页 题库首页在线模考
取消
简答题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面及碎落台(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如下: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³,每m³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问题:
 1.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按墙背形式划分,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背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参考答案暂无
解析: 1.以便使水能从路面区域及时排除。
 2.首先清除混凝土路面并开挖至稳定层,然后换填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材料。
 3.①条错误。改正: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再破碎行车道2和车道3:
②条正确。
③条错误。改正: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灵活调整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
④条错误。改正:路面碎石化后应切割清除暴露的加强钢筋。
 4.仰斜式重力式挡土墙。优点:仰斜墙背所受的土压力较小,用于路堑墙时,墙背与开挖面边坡较贴合,因而开挖量和回填量均较小。缺点:墙后填土不易压实,不便施工
 5.下面层与中面层采用完成到完成搭接类型。
理由:下面层施工速度慢于中面层施工速度。
中面层与上面层采用开始到开始搭接类型。
理由:中面层施工速度快于上面层施工速度。
 6.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1+场外运输损耗率)*(1+采购及保管费率)-包装品回收价值=(91+4.5*22)*(1+4%)*(1+2.5%)-0=202.54元/m³

你可能喜欢

简答题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大桥工程,该大桥桥址位于两山体之间谷地,跨越一小河流,河流枯水期水深 0.5m 左右,丰水期水深 2m 左右,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黏土、砂砾、强风化砂岩。
  该桥基础原设计为 40 根钻孔灌注桩,桩长 12.0-13.8m 不等,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大桥基础施工时,恰逢河流枯水期且大旱无水。施工单位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环保、工期等因素影响,提请将原设计大桥基础钻孔灌注桩全部变更为人工挖孔桩。
  事件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分节现浇 C25 混凝土护壁支护,每节护壁高度为 1m,桩孔混凝土护壁形式及结构如图 3 所示,挖孔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中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施工单位重新修订了专项施工方案。事件三:桩基础人工挖孔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挖孔作业时,至少每 2h 检测一次有毒有害气体及含氧量,保持通风;孔深大于 10m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2)桩孔内设有带罩防水灯泡照明,电压为 220V;
  (3)桩孔每开挖 2m 深度浇筑混凝土护壁。

问题:
 1.图3中,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外齿式还是内齿式?写出构造物A的名称,说明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B的主要作用。
 2.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图3中标注的D与H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事件二中,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哪些主要的设备、仪器?
 3.事件三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错误,予以改正。

简答题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为ZK4+120~ZK5+435,右洞起讫桩号为K4+125~K5+445,隧道围岩等级为Ⅲ、Ⅳ级。右洞进洞口处仰坡陡峻,采用的洞门如图4所示。K4+430~K4+455(ZK4+440~ZK4+475)、K4+525~K4+545(ZK4+540~ZK4+565)为低瓦斯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喷混凝土;②打设锚杆;③架立钢架;④挂钢筋网;⑤复喷混凝土。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了防治瓦斯的专项施工方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和作业要点手册等文件。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隧道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激光隧道界限测量仪测定了隧道断面的超欠挖,提出欠挖控制要求及处理措施: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等位置严禁欠挖;对于其他位置,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每1m2内欠挖面积不宜大于0.1m2,欠挖隆起量不得大于c值:当欠挖面积及隆起量较大时,采用补炮措施进行处理。
问题:
 1.图4中所示的隧道洞门属于哪一种类型?写出构造物A、B的名称。
 2.根据背景资料中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写出正确的初期支护施工顺序(用编号表示,如①②……)。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还应编制哪些文件?
 3.事件1中,隧道开挖时还有哪个位置严禁欠挖?C值为多少mm?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座单道隧道工程,隧道长度300m,建筑限界净高5m,净宽9m。
  无紧急停车带。隧道围岩等级为III级和IV级,其中IV级围岩复合式衬砌断面示意图如图4所示。开工前。施工单位在当地招用了部分农民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了工额支付标准、支付时间和方式等内容,并将劳动合同报有关单位备案。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监控量测方案中确定了洞内外观察、围岩体内位移(洞内设点)、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钢架内力及外力等监控量测项目,并明确了量测部位和测点布置;在量测数据处理与应用中给出了位移管理等级,见表4.

  事件二:施工单位确定用水量时,考虑了施工人员的生活用水、浴池用水、消防用水、村砌用上(包括拌和、养护和冲洗等用水)、喷雾洒水用水等因素的耗水量, 并在洞口上方砌筑了一座高压水池。
  事件三: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了交工验收,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分为85分。通车试运营2年后,项目法人按竣工验收工作程序及时组织了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委员会对工程质量的评分为86分,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鉴定得分为82分。
问题:
 1.图4中,构造物A表示什么?按跨度进行分类,该隧道属于哪种类型?
 2.根据《公路建设市场管理办法》,背景资料中的劳动合同应报哪些单位备案?
 3.事件一所列的监控量测项目中,哪些属于选测项目?指标U0表示什么?写出施工状态B的内容。
 4.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还应考虑哪些施工设备用水的耗水量?(列出2种)
 5.改正背景资料中竣工验收时的错误做法。计算该隧道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评分值。为何种质量等级?(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