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的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2m,其中设计有1250m的填石路堤,其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考呗网题库移动版
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
首页 题库首页在线模考
取消
简答题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段二级公路的路基工程,路基宽度12m,其中设计有1250m的填石路堤,其横断面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一:填石路堤施工前,施工单位选择了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K32+430~K32+530段铺筑了填石路堤试验路段,填料均取自主线 K32+010~K32+300段路堑爆破的石灰岩石渣,对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其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在40~55MPa之间,属于中硬岩石。
  通过路堤试验段施工,施工单位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该路段填石路堤施工的方案,确定了满足填石路堤压实质量控制标准的机械组合以及压实机械规格、松铺厚度、沉降差,孔隙率等相关系数与指标,填石路堤机械配置见表1。
表1 填石路堤机械配置表

  事件二:施工中,为控制分层填筑松铺厚度和减少摊铺工作量,施工单位根据车配置和试验路段获取的松铺厚度50cm计算出填石路堤填前正方形网格尺寸。并用石灰粉划分成方格网,采用两边挂线施工以控制松铺厚度,每格上料一车。
  事件三:针对涉及图要求码砌的2M厚块石工程量,施工单位提出需按干砌块石来单独计量,而监理单位则要求同路基中的填石一起均按填石路堤计量。
  事件四:再填石路堤质量检验过程中,施工单位实测的项目有:压实,纵断高程、 中线偏位、宽度、平整度、边坡坡度。
问题:
 1.事件一中,施工单位填石路堤试验路段选择是否正确,说明理由,补充事件一中路堤试验段压实工艺主要参数。
 2.写出图1中A、B两处部位的名称,写出表1中机械设备C的名称与作用。
 3.计算事件二中填石路堤填前正方形网格每一格的边长。(单位:m,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4.事件三中,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做法哪个正确?说明理由。
 5.事件四中填石路堤实测项目中的漏项。写出实测项目中的关键项目。

参考答案暂无
解析: 1.(1)不正确。K32+430~K32+530段铺筑了填石路堤试验路段只有100m。试验路段应选择地质条件、路基断面形式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宜不小于 200m。
(2)压实工艺主要参数还有:碾压遍数、碾压速度。
 2.A边坡平台 B护坡道 C推土机 :推土机装有推土铲刀,主要对土石方或散状物料进行切削或短距离搬运。
 3.
 4.监理单位的做法正确。无论当地的习惯如何(除非合同中另有规定),计量必须以净值为准。以图纸尺寸为准,边坡码砌属于路堤的一部分。
 5.弯沉值、横坡、边坡平顺度。
关键项目:弯沉值、压实

你可能喜欢

简答题某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运营10年后,水泥混凝土面板破损严重,拟进行改建,设计方案为: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碎石化法处理,然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同时在公路右侧土质不稳定的挖方路段增设重力式挡土墙面及碎落台(如图4所示)。某施工单位通过投标承接了该工程。

  事件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前,施工单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设置和修复,并将公路两侧的路肩挖除至旧路面基层顶面同一高度,对全线存在的严重病害软弱路段进行处治。
  事件二:路面碎石化施工的部分要点如下:①路面破碎时,先破碎行车道2和车道3,再破碎行车道1和行车道4;②两幅破碎一般保证10cm左右的搭接破碎宽度;③为尽量达到破碎均匀效果,破碎过程中应保持破碎机进行速度、落锤高度、频率不变;④对暴露的加强钢筋尽量留在碎石化后的路面中。
  事件三:铺筑沥青混凝土时,上、中、下面层的铺筑拟采用线性流水作业方式组织施工,各面层铺筑的速度如表4:

  事件四:建设单位要求将上面层的粗集料由石灰岩碎石变更为花岗岩碎石,并要求施工单位调查、上报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施工单位对花岗岩碎石调查如下:出厂时碎石原价为91元/m³,每m³碎石的运杂费为4.5元/km。花岗岩碎石厂到工地的平均运距为22km,场外运输损耗率为4%,采购及保管费率为2.5%。
问题:
 1.事件一中挖除路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对事件一中存在严重病害的软弱路段应如何处治?
 3.逐条判断事件二中各施工要点的对错,并改正错误之处。
 4.按墙背形式划分,图4中路堑挡土墙属于哪一种?该种墙背形式的挡土墙有何优缺点?
 5.事件三路面施工组织中,下面层与中面层与上面层应分别采用何种工作搭接关系?说明理由。
 6.计算花岗岩碎石的预算单价(计算结构保留两位小数)

简答题施工单位承建了某大桥工程,该大桥桥址位于两山体之间谷地,跨越一小河流,河流枯水期水深 0.5m 左右,丰水期水深 2m 左右,地面以下地层依次为黏土、砂砾、强风化砂岩。
  该桥基础原设计为 40 根钻孔灌注桩,桩长 12.0-13.8m 不等,施工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大桥基础施工时,恰逢河流枯水期且大旱无水。施工单位考虑现场施工条件、环保、工期等因素影响,提请将原设计大桥基础钻孔灌注桩全部变更为人工挖孔桩。
  事件二:开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为保证施工安全,人工挖孔桩施工采用分节现浇 C25 混凝土护壁支护,每节护壁高度为 1m,桩孔混凝土护壁形式及结构如图 3 所示,挖孔施工过程中,发现地层中有甲烷、一氧化碳等气体,施工单位重新修订了专项施工方案。事件三:桩基础人工挖孔施工中,施工单位采取了如下做法:
  (1)挖孔作业时,至少每 2h 检测一次有毒有害气体及含氧量,保持通风;孔深大于 10m时,必须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
  (2)桩孔内设有带罩防水灯泡照明,电压为 220V;
  (3)桩孔每开挖 2m 深度浇筑混凝土护壁。

问题:
 1.图3中,混凝土护壁形式属于外齿式还是内齿式?写出构造物A的名称,说明混凝土护壁节段中设置的管孔B的主要作用。
 2.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图3中标注的D与H的范围是如何规定的?事件二中,为防止施工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挖孔施工现场应配备哪些主要的设备、仪器?
 3.事件三中,逐条判断施工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若错误,予以改正。

简答题某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左洞起讫桩号为ZK4+120~ZK5+435,右洞起讫桩号为K4+125~K5+445,隧道围岩等级为Ⅲ、Ⅳ级。右洞进洞口处仰坡陡峻,采用的洞门如图4所示。K4+430~K4+455(ZK4+440~ZK4+475)、K4+525~K4+545(ZK4+540~ZK4+565)为低瓦斯地段,采用复合式衬砌结构,其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初喷混凝土;②打设锚杆;③架立钢架;④挂钢筋网;⑤复喷混凝土。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编制了防治瓦斯的专项施工方案、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和作业要点手册等文件。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隧道开挖过程中,技术人员采用激光隧道界限测量仪测定了隧道断面的超欠挖,提出欠挖控制要求及处理措施:拱脚、墙脚以上1m范围内等位置严禁欠挖;对于其他位置,当岩层完整、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每1m2内欠挖面积不宜大于0.1m2,欠挖隆起量不得大于c值:当欠挖面积及隆起量较大时,采用补炮措施进行处理。
问题:
 1.图4中所示的隧道洞门属于哪一种类型?写出构造物A、B的名称。
 2.根据背景资料中初期支护施工的主要内容,写出正确的初期支护施工顺序(用编号表示,如①②……)。根据瓦斯隧道施工组织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前还应编制哪些文件?
 3.事件1中,隧道开挖时还有哪个位置严禁欠挖?C值为多少mm?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