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演出经纪人资格考试 > 考点精华 > 职业道德与理论知识 >

心理咨询师学习二三级笔记讲义:《咨询心理学》(3)

    6具备特点:中国心理咨询已经具备的职业化的基本条件,已经开始职业化,但尚处在起步阶段;心理咨询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和咨询力量间存在差距。

    7、发展趋势: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社会需求的广泛性和心理咨询的普及化;完善和职业化的心理咨询将不断提高自身的价值。

 

   

 

    一、精神分析理论观点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是“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病通论”三篇演讲录合编而成的,都是用性本能解释心理现象或神经症症状,所以又称为“性学三论”。(全选题121)

    阿帕伯特将精神分析学说概括为五个观点:心理结构分区、人格结构、动力学、发展、适应。

    1、分区观点:人类的心理活动包括潜意识前意识意识。潜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深层结构,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意识是心理结构的表层,由外在世界的直接感知和有关的心理活动构成。前意识是介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一部分。弗洛伊德十分强调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其理论又被称为“深层心理学”。

    2、结构观点:本我(生物本能)、自我超我(伦理道德)。本我追求生物本能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地寻找直接的肉体快感,以满足基本的生物需要。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履行适应环境和个体保存的功能是本我与外界环境的调节者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是代表良心和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总分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超我形成后,自我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因素等三方面的要求。(“自我”可真够累的。)

    3、动力学观点: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本能。力比多指人的性本能,但不是心理发展的唯一动力。本能有两个,一是性本能,二是营养本能。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发展动力,是营养本能性本能(力比多)的复合体,个体保存种族延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发展。

    4、发展观点: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生殖器期(3-5岁,恋父或恋母)、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岁以后)

    5、适应观点: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的应对经历,构成了人类的两种基本应对方式。

    一是本我在自我的监督控制下,与自我不断周旋,本我甚至不惜改变存在或表达自己的方式以求自己得到满足,如“隐性梦”即是一种变相宣泄。

    二是自我保存本能发现危险信号时,会形成焦虑。焦虑是弗洛伊德确立适应观点的重要概念。根据产生根源的不同,可以将焦虑分为现实性焦虑、神经症焦虑和道德性焦虑。焦虑是冲突引起的结果。当自我把焦虑当成一种危险或不愉快的信号时,会做出反应,形成自我防御机制,是为了调整自我欲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包括压抑(不是压制)、投射置换反向合理化升华转移等,无论正常人或神经症病人,都会使用自我防御机制。

    认识领悟疗法中国的精神分析疗法):创始人是中国的钟友彬。利用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引导求助者认识自己 到个体心理发育停滞在某一阶段,这些停滞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与现在的年龄阶段不相容,通过领悟其不合理性,达到自觉矫治的目的。认识一词不是认知的意思。

 

    二、行为主义理论

    1、先驱是巴甫洛夫桑代克

    2、华生:刺激-反应模式即R=f(S)不考虑刺激与反应的中间过程。认为行为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不起重要作用。心理学要摒弃一切主观内省,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行为可归结为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

    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提出中间变量的概念,中间变量即有机体的内部因素,认为行为不仅仅由环境刺激S所决定,R=f(S、P、H、T、A)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R=f(S、A)R为反应S为刺激A为第三变量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模仿学习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认为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过程,不但参与行为模式的形成,而且参与人格的形成和保持。主要概念包括“替代学习”或“观察学习”(人们能够操纵符号,思考外部事物,可预见行为可能的结果,而不需要实际去经验它)、“自我奖赏或批判”人们可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外界左右。

    3、行为治疗:

    沃尔普的定义指使用实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则和方式,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

    七个步骤包括:对靶行为进行功能性分析;标定严重程度;制定矫正目标;制定实施干预计划(增加积极行为,减少消极行为);监测调整;结束(一旦达到目标,即可逐步结束干预计划);检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