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考点精华 > 中学 >

2017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点精华讲义(中学)第4章文化素养

第四章文化素养
从考试大纲看本章考点
1.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2.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3.了解一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4.了解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5.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6.了解一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7.了解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节历史文化素养
考点聚焦
1.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
2.在历年考试中,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历史常识的考查重点,中国传统的天文历法思想文化以及民俗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考生需要重点识记。
考点梳理
一、中国古代史(一)原始社会.1.原始人群
 
2.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这个时期的文化遗存,最突出的是仰韶文化和河姆渡文化,又称“彩陶文化”。前者代表黄河流域的文化遗存,后者代表长江流域的文化遗存。
其中最能反映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塑面貌的是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父系氏族:这一时期的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的是龙山文化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龙山文化也称为
“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是由仰韶文化发展过来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已出现了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二)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1.夏
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度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夏朝的青铜器标志着我国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器时代。夏朝的“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2.商
约公元前l600年.汤建立商朝。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历史上也称商朝为“殷商”。殷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
商朝出现了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此开始。商朝已有金属器物、青铜器冶炼技术和铸造工艺。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著名的青铜器有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3.西周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公元前771年灭亡。编制的礼乐制度和建立的完备的宗法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4.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弃镐京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至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社会特点是周王室日渐衰落,大国诸侯先后称霸。这一时期先后取得霸主地位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2015年下半年中学真题】“春秋五霸”中,最早称霸的是(   )。
A.秦穆公B.晋文公C.齐桓公D.楚庄王
【答案】C。解析: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今河南考城),订立盟约,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
(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战国、秦、汉1.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
商鞅变法:公元前359年和前350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经过这两次变法,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016年上半年中学真题】战国时代有七个强大的诸侯争雄称霸,史称“战国七雄”。下列
选项中,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
A.齐国B.鲁国C.楚国D.秦国
【答案】B。解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故本题答案
应为B。
2.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万里长城:秦始皇统治时期,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的长城修补与加固,构筑了西起临洮(今甘肃).东达辽东的古代世界伟大工程——万里长城。
秦始皇陵和兵马俑: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墓之首。秦始皇兵马俑坑位于今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l.5公里处.是秦始皇帝陵的一部分陪葬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