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考点精华 > 小学教师 >

201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考点精华第四章:第六节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第六节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者点娶焦
1.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一般不会单独出题,而是渗透在教学设计题中进行考查。2.复习时要理解小学美术课程的分目标,并着重识记不同学段美术课程的内容。
考点梳理
  一、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一)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选择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美术课程注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三)关注文化与生活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学生了解人类文化的丰富性,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并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观。
    (四)注重创新精神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的方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成果。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美术课程的设计思路
  (一)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综合性和探究性
  美术课程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为了便于学习,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包括设计和工艺学习内容,既强调形成创意。又关注活动的功能和目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课程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新的学习领域、。“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上述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
    上述四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紧密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美术课程结构。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分学段设计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美术课程将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学习分成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并结合四个学习领域分别设计课程内容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依次递进、前后衔接的课程结构,适应不同年龄段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情意特征、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教学更大的空间
    美术课程努力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保证每个学生接受美术教育的权利,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为此美术课程提出一些具体的学习活动建议,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学习目标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些学习活动建议,也可以向学生提出其他学习活动建议.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