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考点精华第四章:第五节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6)
时间:2017-05-0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2~3种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学习目标4:初步掌握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了解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常识。如知道男女少年在青春发育期的差异,女生月经初潮和男生首次遗精及其意义.青春期的个人卫生知识,与体育锻炼有关的青春期保健常识(如女生知道经期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等。 【评价要点】对青春期生长发育特点与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说出对自己身体特征和机能变化的认识,或让女生说出经期体育锻炼应注意的事项。 (二)塑造良好体形和身体姿态 学习目标: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初步了解不同的身体姿态所代表的礼仪内涵,并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如区别不同身体姿态所表达的尊重、谦虚、亲近、傲慢、粗野等含义。 【评价要点】了解不同身体姿态含义的程度,以及在不同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表现。【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相互评价在校园、教室等公共场合保持良好身体姿态的情况。(三)全面发展体能与健身能力 学习目标:提高灵敏性、力量、速度和心肺耐力。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1)通过多种练习提高灵敏性。如通过十字象限跳、8字跑、三点移动、绕竿跑等练习提高灵敏性。【评价要点】灵敏性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绕竿跑的成绩。 (2)通过多种练习提高力量水平。如通过俯卧撑、立卧撑、双杠支撑臂屈伸、单杠斜身引体、纵跳摸高、举哑铃等练习提高力量水平。 【评价要点】力量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单杠斜身引体或举哑铃的次数。 (3)通过多种练习提高速度水平。如通过50米跑、快速仰卧起坐、l5秒快速跳绳等练习提高速度水平。 【评价要点】速度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15秒快速跳绳的次数或50米跑的成绩。 (4)通过多种练习发展心肺耐力。如通过50米×8往返跑、定时有氧跑、校园定向越野比赛等练习发展心肺耐力。 【评价要点】心肺耐力测试的成绩。 【评价方法举例】测评学生1分钟跳绳的次数或50米×8往返跑的成绩。学习领域四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一)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学习目标1: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比较困难的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自信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如克服运动中的“极点”反应。在练习或比赛遭遇挫折时继续努力等。 【评价要点】在困难条件下不断努力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评在长跑中克服“极点”反应、坚持完成任务的体验。学习目标2:正确认识和对待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的差异。 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正确认识自己及他人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并对自己充满信心。如不会因为运动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与他人有差异而感到骄傲、自卑或放弃努力。 【评价要点】与不同运动能力的同学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讨论不同运动项目对身高或体重的特殊要求,并说出自己适合的运动项目。(二)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习目标:在体育活动中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表现出自制能力。如比赛失利时不消极、不气馁、不讽刺对方,采用自我激励等方法控制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时的情绪状态。 【评价方法举例】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在未能完成动作时的情绪表现。(三)形成合作意识与能力 学习目标:在团队体育活动中能较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乐意融入团队体育活动并完成自己的任务。如在小足球、接力跑、合作跑练习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等。 【评价要点】团队体育活动中的合作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评价学生在小足球比赛或合作跑练习中的表现。f四)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 学习目标l: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对体育道德具有一定的认识并能努力实践。如表现出胜不骄、败不馁,尊重同伴、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道德行为。 【评价要点】对体育道德的认识及其行为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小篮球比赛中的言行举止,并针对不符合体育道德的行为进行简单分析。 学习目标2:在体育活动中尊重相对较弱者。达到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正确对待体育活动中的相对较弱者。如在体育活动中不歧视并能帮助比自己运动技能水平差的同学和其他弱势群体(如肥胖生和学困生等)。 【评价要点】在体育活动中对待相对较弱者的表现。 【评价方法举例】让学生举出体育活动中尊重或帮助相对较弱者的事例。五、体育与健康教学建议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掌握、运动技能的习得、体能的增强和学习行为的变化等方面。教师要认真研究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评价等问题,保证教学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一)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 1.在目标多元的基础上有所侧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思想,强调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目标的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在体现学习目标多元特征的同时.还应注意有所侧重。 2.细化本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教师应结合实际,将课程目标具体化,提高目标的可操作性,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目标是由水平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组成的完整体系。教师应根据本标准的总要求制订各层次的具体学习目标。具体学习目标一般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做什么和怎么做)和“标准”(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为了更好地表示目标的层次性,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使用能够体现不同层次意义的行为动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