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一级建造师 > 考点精华 >

2018年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汇总(第3部分)(2)


进度目标的分析和论证,其目的是论证进度目标是否合理,进度目标有否可能实现
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进度计划;
进度计划跟踪检查与调整;
l 进度控制的目的:通过控制以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
l 进度控制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不是质量和成本)
l 业主方进度任务控制: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进度
l 设计方进度控制的任务依据是:设计任务委托合同,对设计工作进行进度的要求控制设计工作进度。出图计划设计方和业主方进度控制的依据。
l 项目进度控制的依据:多个相互关联的进度计划组成的系统(没有实施性进度计划),它是逐步形成的。(不是必须在开工前完成,不是某个特定时间点前)
l 施工方进度控制的任务依据是:施工任务委托合同,对施工进度的要求控制施工进度,根据项目进度控制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用途编制深度不同、不同功能、不同计划周期的施工计划。(没有不同参与方,这是施工方的)
不同深度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
总进度规划(计划)
项目子系统进度规划(计划)
项目子系统中的单项工程进度计划(不是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
不同功能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
控制性进度规划(计划)
指导性进度规划(计划)
实施性(操作性)进度规划(计划)
不同周期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
5年建设进度计划;
年度、季度、月度、旬计划
不同项目参与方的计划构成进度计划系统:
业主方编制的整个项目实施的进度计划;
设计进度计划
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度计划
采购和供货进度计划
利用项目信息门户基于互联网信息处理平台辅助进度控制。(不是局域网、交流平台、共享平台)
 
P112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的论证
l 建设工程项目的总进度目标:整个工程项目的进度目标,在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定义时确定的,
l 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控制:是业主方项目管理的任务;采用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模式,协助业主进行项目总进度目标的控制,也是工程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任务(不是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
l 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控制前,首先应分析和论证进度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大型建设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核心工作:通过编制总进度纲要论证总进度目标实施的可能性
l 总进度纲要内容: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总进度规划;各子系统进度规划;确定里程碑事件的计划进度目标;总进度目标实现的条件和应采取的措施。(理解,关于项目进度原则性的规定,不包括设计和施工这些具体工作安排,例:项目施工总进度规划,项目总进度规划,前错后对)
l 总进度目标论证的步骤:(谁先谁后)项目结构分析→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项目工作编码→编制各层进度计划
l 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项目结构分析;进度计划系统的结构分析;项目的工作编码;编制各层进度计划;协调各层进度计划关系,编制总进度计划(先各层再总进度);编制总进度计划不符合项目进度计划目标,则设法调整;多次调整,进度目标无法实现,则报告项目决策者。
l 整个项目根据特点和规模可按:结构层、计划层来划分。
l 项目工作编码考虑因素:(没有对不同结构层、计划形式、资源类别、计划方法)
对不同计划层的标识(子系统、子项目、若干工作项);
对不同计划对象的标识(如不同子项目);
对不同工作的标识(如设计工作、招标工作、施工工作)
 
P114建设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和调整方法
l 横道图是最简单、运用最广泛的传统进度计划方法。
l 横道图可将最重要的逻辑关系标注在内,如果把所用逻辑关系标注在内;横道图最大优点:简洁性的将丧失。
l 横道图适用于小型项目或大型项目的子项目。
l 横道图计划表中进度线(横道)与时间坐标相对应,表达方式较直观,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
l 横道图缺点:
工序(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设法表达,但不宜表达清楚;(不是不能表示逻辑关系)
没有通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计算,不能确定计划的关键工作、关键线路与时差。
适用手工编制计划;计划调整只能用手工方式进行,其工作量较大;难以适用大的进度计划系统;
l 工程网络计划类型: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前三种只能表示一种逻辑关系(紧前工作完成,紧后工作才能开始);搭接网络表示多种复杂的逻辑关系。
 
l 双代号网络图中,虚箭线表达工作间逻辑关系,但实际中并不存在的一项虚设工作,它既不占用时间,也不消耗资源,一般起着工作之间的连续、区分、断路三个作业。
l 节点要求:
起点节点(只有向外箭线)、中间节点、终点节点(只有向内箭线);
节点用圆圈表示,并在圆圈内标注编号;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
一项工作应当只有唯一的一条箭线和相应的一对节点;
箭尾节点要小于箭头节点的编号;编号顺序从小到大,可不连续,不允许重复。
l 关键线路:各线路中,有一条或几条线路总时间最长,一般用双线或粗线标注。
l 非关系线路:其他线路长度均小于关键线路。
l 逻辑关系: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相互制约或相互依赖的关系。包括工艺逻辑关系、组织逻辑关系。
l 双代号绘图规则:
必须正确表达已确定的逻辑关系;
不允许出现循环回路;(回路:从右到左箭线;循环回路:无论从右到左,还是从左到右,形成循环;回路不一定循环,循环就肯定有回路)
节点之间不能出现带双向箭头或无箭头的连续;
不能出现没有箭头节点或没有箭尾节点的箭线。
某些节点有多条外向箭线或多条内向箭线时,可使用母线法绘制;
绘制网络图时,箭线不宜交叉,当交叉不可避免时,可用过桥法或指向法。(不是不可以交叉)
只有一个起点节点和一个终点节点;
工作箭线尽量用水平线或斜线;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图面中心位置,其他工作分散在两边;
避免倒回箭头;
l 判定双代号网络图技巧:是否有回路;是否有循环回路;是否有多个起点节点;是否有多个终点节点;是否两节点间有两条箭线;是否两项工作有相同的节点;是否箭尾节点编号大于箭头节点编号;是否紧后工作编号大于该工作编号;是否节点编号重复;是否工作编号重复;(没有是否节点编号按顺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