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重点笔记汇总(第2部分)
时间:2018-03-04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l P54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l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 1 )符合施工合同或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 的要求; (2) 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 ( 3 )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采用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等方法,科学 配置资源,合理布置现场,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 指标; ( 4 )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 ( 5 )与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个管理体系有效结合。 l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 1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文件; ( 2 )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 ( 3 )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 ( 4 )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标投标文件; ( 5 )工程设计文件; ( 6 )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 ( 7 )与工程有关的资源供应情况; ( 8 )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等。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审批 ( 1 )施工组织设计应由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可根据需要分阶段编制和审批。 ( 2 )施工组织总设计应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由施 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施工方案应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 批;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施工方案应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相关专 家评审,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1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 2) 土方开挖工程; 3 )模板工程; 4 )起重吊装工程; 5 )脚手架工程; 6 )拆除爆破工程; 7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以上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除上述《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分部(分项)工程外,施工单位还应根据项目特点和地方政府部门有关规定,对具有一定规模的重点、难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相关论证。 ( 3 )由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由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授权的技术人员审批;有总承包单位时,应由总承包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核准备案。 ( 4 )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和审批。 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 ( 1 )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以下情况之一时,施工组织设计应及肘进行修改或补充。 1) 工程设计有重大修改 说明:当工程设计图纸发生重大修改时,如地基基础或主体结构的形式发生变化、装修材料或做法发生重大变化、机电设备系统发生大的调整等,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对工程设计图纸的一般性修改,视变化情况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补充;对工程设计图纸的细微修改或更正,施工组织设计则不需调整。 2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实施、修订和废止 说明:当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开始实施或发生变更,并涉及工程的实施、检査或验收时,施工组织设计需要进行修改或补充。 3) 主要施工方法有重大调整 说明: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原来的施工组织设计已不能正确地指导施工,需要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或补充。 4) 主要施工资源配置有重大调整 说明:当施工资源的配置有重大变更,并且影响到施工方法的变化或对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环境、造价等造成潜在的重大影响,需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或补充。 5) 施工环境有重大改变 ( 1 )说明:当施工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如施工延期造成季节性施工方法变化,施工场地变化造成现场布置和施工方式改变等,致使原来的施工组织设计已不能正确地指导施工。需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或补充。 ( 2 )经修改或补充的施工组织设计应重新审批后实施。 ( 3 )项目施工前应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逐级交底,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组织设计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并适时调整。 l P56建设工程项目目标动态控制 l 项目管理最基本的方法论:项目目标动态控制 l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程序: 第一步动态控制准备:将项目的目标进行分解,以确定用于目标控制的计划值; 第二步动态跟踪控制:收集项目目标的实际值;定期进项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通过比较,如有偏差,则采取纠偏措施进行纠偏; 第三步:如有必要,则进行项目目标的调整,再回到第一步。 l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纠偏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包括合同措施)、经济措施 l 组织措施:(与人、分工、流程有关)调整项目组织结构、调整任务分工、调整管理职能分工、调整工作流程组织、调整项目管理班子人员 l 管理措施:(与管理方法、手段有关)调整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改变施工管理、强化合同管理(使用信息技术属于管理措施) l 技术措施:(直接与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有关)调整设计、改变施工方案、改进施工方法、改变施工机具、改变施工用材料 l 经济措施:(与资金有关)落实加快工程施工进度所需的资金 l 例:修改合同管理流程(重点词不是合同,是流程,属于组织措施);更换不同软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使用信息技术属于管理措施,非直接与设计技术、施工技术有关);改进施工方法(不是有方法就是管理措施,它直接与施工技术有关);改变施工方案(主要直接与施工技术有关);调整进度管理(管理范畴,组织与技术都不沾边) l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核心: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进行项目目标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当发现项目目标偏离时采取纠偏措施。为避免项目目标偏离的发生,还应重视事前主动控制,并对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l 主动控制:(事前预防措施)事前分析可能导致项目目标偏离的各种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l 动态控制:(发现偏离,纠偏措施)定期进行项目目标的计划值和实际值比较,发现目标偏离采用纠偏措施。 l 进度计划值与实际值比较应该是定量的数据比较,比较成果是进度跟踪和控制报告。 l 项目投资目标的分解:通过编制项目的投资规划,分析和论证投资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并对项目投资目标进行分解。 l 投资控制包括设计过程的投资控制和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前者更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