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资格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冲刺押题预测试卷(2)
时间:2018-03-0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3.【答案】D。专家解析:“金色的房子”是幼儿表演游戏。表演游戏是指儿童按照童话或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再现文化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而创造性游戏包括表演游戏、角色游戏和结构游戏,故答案选D。 4.【答案】C。专家解析:思维的两个特点是概括性和间接性。 5.【答案】B。专家解析:条件反射的出现是心理的发生的标志。 6.【答案】D。专家解析:1903年,我国在湖北武昌创办了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7. 【答案】D。专家解析: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知学派倾向于将认知发展作为儿童游戏分类的依据.认为游戏的发展是沿着认知发展的线索而展开的,在不同的认知发 展水平上,便会出现不同水平的游戏形式。依据儿童游戏的认知特点,可将游戏分为以下四种: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规则性游戏。 8.【答案】A。专家解析:碳水化合物亦称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存在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所组成。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等都属于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9.【答案】A。 10.【答案】B。专家解析: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外界的环境对幼儿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尤其是父母和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社会性养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11.【专家解析】 (1)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 (2)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12.【专家解析】 (1)情绪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具有动机作用。情绪直接指导着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绪往往使他们愿意采取行动。 (2)情绪对学前儿童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3)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日渐稳定,逐渐形成情绪品质。情绪的品质特征是个性特征的组成部分。当情绪与认知相互作用而形成一定的倾向时,就形成了基本的个性结构。 (4)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是信息交流的工具之一,其作用不亚于语言。 (5)情绪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 三、论述题 13.【专家解析】 游戏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充分考虑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幼儿游戏的经验准备等。 (1) 合理安排游戏时间:足够的自由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安排出游戏的时间。首先,教师要巧妙利用各种时间进行游戏;其次, 幼儿每次游戏的时间应保持在30~50分钟;再次.室内游戏时间与室外游戏时间应基本均等。另外,应合理安排集体游戏、小组游戏和个人游戏的时间,使三种 游戏相互结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保证幼儿生动活泼地成长。 (2)科学布置游戏空间:第一,维持适当的空间密度。空间密度是指幼儿在游戏场地中人均所占的面积。第二,开辟各种游戏区域。第三,游戏场地要有吸引力。第四,保证游戏场地的安全。 (3)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首先,广泛收集废旧物品;其次,变换游戏材料的陈列;再次,形成组合游戏材料单元;最后,鼓励幼儿自由使用游戏材料。 (4)丰富知识经验:首先,要发挥园内教育资源的作用;其次,要利用园外教育资源的优势;再次,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四、材料分析题 14.【专家解析】 家 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 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组织与实施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 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人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