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模拟试题 > 小学综合素质 >

2017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考试考前押题密卷(六)(3)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前押题密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杜威的教育观点。
2.C【解析】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苟子、柏拉图、赫尔巴特、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巴格莱等。题干的描述出自涂尔干。
3.D【解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D【解析】一个好的研究课题必须具有以下特点:(1)选题必须有价值;(2)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3)选题必须明确具体;(4)选题必须新颖,有独创性;(5)选题必须有可行性。
5.C【解析】略。
6.C【解析】题目描述的是德育的陶冶法。
7.C【解析】有人中暑时,首先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是否需要垫高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然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的冷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8.A【解析】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题干中的“节之”“纵之”说的是一个人是否善于控制自己、约束自己。
9.A【解析】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计划完成任务所涉及的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的策略。题干所述符合计划策略的概念。
10.D【解析】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上位学习遵循从具体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过程。学生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体积公式后,再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体现了上位学习的概念。
11.B【解析】小学阶段的品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研究结果认为这个关键期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但是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差异,前后有一定的出入。
12.C【解析】系统脱敏法是指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3.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直线式课程组织形式。
14.C【解析】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活动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
15.D【解析】因材施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特点。
16.D【解析】形式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开设希腊文、拉丁文、逻辑、文法和数学等学科发展学生的智力,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
17.C【解析】教师利用自身的教育因素教育学生属于陶冶教育法。
18.D【解析】听说法教学主要是通过大量的听说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准确的发音外,还要求其自身的听力教学修养。
19.D【解析】按照教学反思者的人数,可分为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
20.D【解析】小学生的性别意识不强,男女生可同桌。
二、简答题(答案要点)
21.(1)小学生的有意记忆明显增强;(2)小学生的意义记忆迅速发展;(3)小学生的抽象逻辑记忆水平逐步提高。
22.(1)课前要做准备工作。首先,听课前要明确的听课目的、计划和要求;其次,听课前要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要求等,以及该班学生的基本情况:最后,听课前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有关情况。(2)处理好听课者与被听课者的关系。(3)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有关学科的课改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是听好课的前提.了解当前相关学科的课改理念是听好课的重要保证。(4)做到听、看、记、思的有机结合。(5)听课后要积极参与评课。
23.(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其他任务的实现都是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和基础上进行的。(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5)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