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模拟试题 > 小学综合素质 >

2017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考试考前押题密卷(五)(4)


(2)教学过程要遵循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以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基本规律。在进行教学时,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注重学生的间接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直接经验。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
四、教学设计题(答案要点)
26.(1)①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具体语句,体会刘老师的性格特征。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刘老师执着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教学环节
一、谈话引人.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散文《我的老师》。文中的刘老师虽然身有残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每逢春天一只只风筝在蓝天上同白云戏耍时,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老师,想起他放人天空的风筝。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我”时时想起刘老师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三、研读课文,潜心感悟
通过初读,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是如何描绘刘老师的形象的?表现了刘老师哪些性格特点?“我”对刘老师为什么至今难忘?
学生汇报自读自悟的收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精彩片断,指导学生朗读描写刘老师上课和放风筝的段落,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1.刘老师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是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1)出示“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诙谐和乐观。
(2)出示“他用圆木拐杖撑地,右脚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写完了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上课时板书的艰难、迅捷,结合想象去感悟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3)出示“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的少年心性。
(4)出示“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引导学生体会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与执著追求。不因自己的残疾灰心丧气。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十分乐观,甚至比一个正常人更有活力。
2.刘老师每年春天放风筝的情景为什么会留给“我”最深的印象?3.作者热爱、尊敬、怀念刘老师什么?
四、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1.如果让你写一个自己尊敬的人,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对你有哪些启示?(选择最能表现人物的典型事例;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我”在其中,有自己的心情、想法。)
2.仔细品读1~4段,想一想,在记叙顺序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自己以后也可以试着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五、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1.这篇课文节选自苏叔阳的散文《理想的风筝》,请同学们课后去读一读。
2.请同学们以“我最   的人”为题写个片断。
27.(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立定跳远的基本技术原理和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立定跳远合理的技术动作.使95%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自身协调性、灵活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在集体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结协作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
(2)教学重点:摆臂与蹬地的配合,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
教学难点:上肢的摆动抬腿收腹配合空中展体。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和对维持身体平衡的能力。
(3)教学环节
①教师完整示范
动作要领:双脚原地左右开立,两臂快速前摆,同时双脚蹬地、展体、收腹,小腿前伸落地缓冲。
②立定跳远辅助练习(原地纵跳10组)
练习方法:教师口令指挥,“1”两臂向前上方摆动,“2”两臂向下摆至后举,两腿弯曲,“3”两臂用力向下摆,同时双脚蹬地向上跳,展体,落地缓冲。
③完整技术动作练习(3组)a.练习方法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前倾,手尽量向后摆。
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自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并充分展体。
落地缓冲: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两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b.口诀
一提二蹲三跳起,快速蹬地展身体。收腹举腿向前伸,屈膝缓冲轻巧落。
④游戏——立定跳远求和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小队,每人手持一纸板,在端线站好,听到口号后,第一个同学向前立定跳远,落地后将手中的纸板放在自己的脚尖前方,这时第二个同学脚在那块纸板后站好,向前立定跳远,落地后将自己手中的纸板也放在脚尖前,依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个同学跳完,由教师裁判,哪一组距离最远,哪一组获胜,获得“超人小队”称号。
28.(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提高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2)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    576+48=   832÷32 =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0占位。
二、创设情境1.导人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