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综合素质》(小学)考前押题密卷(四)(2)
时间:2017-05-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A.小红说的是真话,小明的答案对了 B.小刚说的是真话.小明的答案错了 C.小明说的是真话,小红和小明的答案都不对 D.小明说的是假话.小红的答案是对的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 30.开学不久,校长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并要申报课题.由学校的特级教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然后将研究的成果公布并进行评价。 我觉得学校的这项要求有一定的难度,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出教育学书,翻阅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章,其中有很多我不明白的地方,我打算请教许老师,许老师在公开发行的杂志上已经发表了3篇文章,是我们学校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教师。 第二天,我就不懂之处向许老师请教,他说:“教育教学研究并不是难事,你可以先找几本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再找几期教育类的杂志,将这些内容翻阅一下。如果这些文章中有几篇是关于同一个主题的,一般就是教育教学的热点。将这些文章复印下来,回家以后仔细琢磨,把这些文章进行重新编排、组合,就成了一篇新的文章。如果你觉得这种方法太麻烦,还有更简单的方法,你只要看一本教育学书,然后选择里面的一个原理,先将这一原理介绍一下,再写你是如何根据教育理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其实.我的几篇文章就是这样写成的。” 问题:你对材料中的许老师做法有什么看法?依你的经验,作为教师应该如何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31.张老师刚刚走进教室,就看见一个足球飞了进来,正好砸中张老师,一看正是班里的“名人”李明和张军所为。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他们一见砸中老师了也非常尴尬。张老师看了看他们,又看看全班同学,说:“球踢得不错,命中目标,得分。但是下次踢球到操场上去踢。如果在教室中踢球,我就会亮红牌,把你们罚下场。”教室里的气氛得到了缓和。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教师的行为。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相较于矿物燃料.生物燃料一直被人们视为“绿色能源”,而荷兰是世界公认的发展生物燃料的先行者。近年来,荷兰大量利用自东南亚进口的棕榈油生产生物燃料,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但是,荷兰科学家最近发现,随着荷兰等欧洲国家对东南亚棕桐油需求的大幅增加,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大片热带雨林遭砍伐,棕榈种植面积成倍增加,土地滥用化肥的情况也日益严重。更糟的是,人们还通过排干和焚烧湿地来开辟种植地,这一过程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根据去年12月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印尼每年排干和焚烧湿地所产生的二氧化碳高达20亿吨.印尼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升至全球第三。 看到这些事实,人们不能不重新思考,生物燃料究竟有多“绿”? 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更大的污染,那就得不偿失了:使用生物燃料固然可以清洁一方天空,但如果肮脏了另一方天空,那么对整个地球来说不过是“拆东墙补西墙”。一个名为“生物燃料观察”的英国环保组织认为,生物燃料不应被想当然地归类为“可再生能源”,而应展开更多研究来确定各地区以非污染形式生产生物燃料。以毁坏雨林和湿地为代价来生产棕桐油的事实,实在令人震惊。众所周知,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其本身具有净化空气、吸收温室气体的功能,用这些能够吸收温室气体的雨林去换取温室气体排放量低的燃料,是否值得,恐怕每个人心里都有数。连一位荷兰议员都指出,荷兰政府应该给予印尼政府环境补贴。 盲目发展生物燃料.还使人类的食物资源面临威胁。由于棕榈油也是食用油,欧洲国家对棕榈油的需求高涨已经使棕榈油的价格大幅上升,影响到普通人的生活。同样,由于美国大力推广用玉米发展生物燃料,造成了玉米价格的节节攀升,已影响到周边国家的玉米供应,而饲料用玉米的不足也把猪肉、牛肉、奶制品等食物价格推高。去年,全球粮食普遍减产,一些国家处于缺粮状态,许多人正忍受饥饿,甚至面对死亡,而一些国家正将粮食“喂”给机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尽管生物燃料是一个先进的、好的概念,但并不能想当然、盲目地将之视为“清洁能源”,在大力提倡生物燃料之前应对其生产方式及其广泛使用的后果进行充分的研究,否则便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南辕北辙。 问题: (1)根据文章回答“生物燃料”的“杀伤力”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能源问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你对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哪些合理化的建议?请至少写两条。(8分)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问!你不是故意戏弄我吧?”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请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考前押题密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个性。而题目中吴老师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显然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2.C【解析】“自我更新关注”阶段的教师已经可以自觉依照教师发展的一般路线和自己目前的发展条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也开始了对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反思。 3.B【解析】第斯多惠的言语,反映了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这是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4.C【解析】王老师的授课只重视教师的教,引导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不够。没有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没能践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5.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定期对学校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改造的,及时予以维修、改造。 6.C【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 7.B【解析】略。 8.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9.D【解析】受教育者申诉制度与教师申诉制度具有相同的法律性、特定性和非诉讼性。其有别于诉讼法上的申诉制度,是由行政机关依法对教师(受教育者)的申诉,根据法定行政职权和程序做出行政处理的制度。这种行政处理决定具有行政法上的效力,它与诉讼法上的申诉制度性质不同。 10.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1.B【解析】王某的伤害由寄宿学校负责,寄宿学校可以对校车司机进行追偿。 12.B【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 13.D【解析】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4.C【解析】学生送的昵称“邱爸爸”和“我只是给予他们最大的尊重罢了”,都说明了邱老师尊重和关爱学生,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5.D【解析】万老师打小夏同学是体罚学生,是错误的行为,需要道歉。 16.C【解析】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要做到尊重家长,对于问题学生的家长不能一味训斥,应该共同合作,促进学生发展。 17.C【解析】水车是灌溉工具。 18.A【解析】我国的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西高东低,这也是造成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的原因。 19.D【解析】图中所示作品是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0.C【解析】《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描绘的宋朝繁荣的商品经济活动,丰富地展现了城市居民各种多彩的社会生活。 21.B【解析】西班牙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好的一部流浪汉小说是《托梅斯河上的小拉撒路》(中译本名《小癞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