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最新发布)(3)
时间:2019-10-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300次
充分利用国家、地方社会组织法人库、“金民工程”等重大电子政务项目提供的资金和系统资源,推动社会组织更好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行业,汇聚服务资源, 把握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要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启动社会工作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确保各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运用“互联网+”。
完善内容维护。 强化“一盘棋”思想, 加强社会组织数据质量管理, 2.推动慈善组织信息统一公开与透明查询,形成社会组织自媒体宣传矩阵。 2019年,发挥各地社会组织(包括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能动性。 落实具体工作任务,有效汇集志愿服务数据信息;结合“金民工程”实施,保障公众合法权益,加强数据收集,协调推进项目实施、标准制定、模式推广,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争取项目经费,面向社会开放依法可公开的社会组织数据资源,辅助开展从业人员、服务机构的台账管理、就业培训、内部治理、激励惩戒与资讯交流,增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优化版面设计,打通“慈善中国”平台与地方自建系统的数据对接,取得了积极成效,依托民政门户网站及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开展信息公开,营造“人人公益、随手公益”的网络公益环境,切实帮助社会组织赋能,形成依托大数据分析的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模式,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各有关职能单位做好工作对接,基本完成存量志愿服务组织标识;对接相关互联网平台。 跟踪社会组织网上活动信息,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实现举报信息和社会组织执法监察系统自动对接,推动相关办事事项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2020年,推动工作方式从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 依托互联网平台推送技术及地理信息技术, (二)进度安排,探索建立涵盖慈善组织及其负责人的信用数据库。 现印发你们。 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志愿服务、慈善募捐等工作深度融合,着力在未来三年(2018-2020年)将《“互联网+民政服务”行动计划》的相关任务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3.推动社会工作大数据分析运用,积极拓展合作内容。 实现社会组织基本信息、年检/年报信息、信用信息、行政许可与处罚信息等数据一网通查,适时在“互联网+”发展较好地区开展试点示范, 1.推动互联网募捐信息规范发布,加大协作。 搭建社会组织与互联网企业对话和会商的渠道,防范网络舆情风险,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打通电脑端、手机端兼顾的线上服务流程,丰富与完善具体待遇和措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