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必备考点及典型例题(6)(3)
时间:2017-04-03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地下、半地下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2 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布置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利用防火墙上一个通向相邻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但每个防火分区必须有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疏散出口 概念:疏散出口包括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疏散门是直接通向疏散走道的房间门、直接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 疏散出口设置基本要求 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每个房间相邻2 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除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内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 个疏散门: (1)对于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50 ㎡;对于医疗建筑、教学建筑,建筑面积不大于75 ㎡;对于其他建筑或场所,建筑面积不大于120 ㎡;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 ㎡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 ㎡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1.40m; (3)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内建筑面积不大于50 ㎡且经常停留人数不超过15 人的厅、室或房间;应控制通过每个安全出口的人数:即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 人;当容纳人数超过 2000 人时,其超过2000 人的部分,每个疏散出口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 人。 如:求5000 人的电影院应该设几个疏散出口? 解:疏散出口数=2000/250+3000/400=15.5 个门,取16 个门。 考点3 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 1.疏散走道 概念:疏散走道是指发生火灾时,建筑内人员从火灾现场逃往安全场所的通道。 疏散走道的布置要求: 1)走道应简捷,并按规定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和诱导灯。 2)在1.8m 高度内不宜设突出物,走道中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3)尽量避免设置袋形走道。 4)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办公建筑的走道最小净宽 单位:m 概念:设置防烟设施且两侧采用耐火极限≮3h 放火隔墙分隔,用于人员安全通行至室外的走道。避难走道的设置规定: 1.)走道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2)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 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 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 个直通地面的出口;在任一防火分区向避难所走道门至避难最近走道直通地面出口距离≯60m。 3)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 级; 4)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 ㎡,开向前室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