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民用建筑案例3:歌舞厅防火案例分析(15)
时间:2018-08-20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原因:因为地下的餐厅应采用A级材料 整改:应改为地下餐厅采用A级材料 2.地下餐厅墙面与地面均采用木纹地板不正确 原因:因为地下餐厅的墙面和地面应采用A级材料 整改:应改为地下餐厅的墙面和地面采用A级材料 八、1. 外墙外保温采用聚氨酯材料不正确 原因:因为改建筑为人员密集场所,外墙外保温应采用A级材料 整改:应改为外墙外保温材料A级材料 九①防排烟系统②应急疏散指示系统③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案例7 高层宾馆防火案例分析 教材需讲内容: (一)建筑分类 (二)安全疏散 (一)建筑分类 情景描述中的宾馆为建筑髙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规定,该宾馆按高度和使用功能分类应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二)安全疏散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14)的规定,该宾馆的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且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相邻两个安全出口以及每个房间相邻两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5 m。 (2)建筑的楼梯间宜通至屋面,通向屋面的门或窗应向外开启。 (3)自动扶梯和电梯不应计作安全疏散设施。 (4)直通建筑内附设汽车库的电梯,应在汽车库部分设置电梯候梯厅,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与汽车库分隔。 (5)高层民用建筑(包括裙房)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挑出宽度不小于1.0 m的防护挑檐。 (6)公共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 (7)—、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全部直通室外确有困难的防火分区,可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利用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安全出口时,应采用防火墙与相邻防火分区(该防火分区起到临时室内安全区域的作用)进行分隔。 2)建筑面积大于1 000 m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 个;建筑面积不大于1 000 m2的防火分区,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1个。 3)该防火分区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疏散净宽度不应大于所需疏散总宽度的30% ; 建筑各层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总净宽度,不应小于所需疏散总净宽度。 (8)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9)该宾馆的建筑分类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防烟楼梯间(也可采用室外疏散楼梯);其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靠外墙设置时,楼梯间、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 m (含折线距离)。 2)楼梯间、前室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3)楼梯间、前室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4)楼梯间、前室不应设置卷帘。 5)楼梯间、前室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 6)楼梯间、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 7)应设置防烟设施。 8)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6.0 m2。与消防电梯间前室合用时,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应小于 10.0㎡ 9)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0)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和前室内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前室内,形成扩大的前室,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与其他走道和房间分隔。 12)开向疏散楼梯间的门,当其完全开启时,不应减小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 (10)地下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确需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 h 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或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设置明显的标志。 (11)公共建筑内房间的疏散门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 个。该宾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房间可设置1个疏散门: 1)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或袋形走道两侧且建筑面积不大于120 m2的房间。 2)位于走道尽端的房间,建筑面积小于50 m2且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小于0.90 m,或由房间内任一点至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15 m、建筑面积不大于200 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