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介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建设有关情况等(最新发布)(7)
时间:2020-01-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蚂蚁考试 点击:300次
别涛:谢谢您关注这个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各级司法机关都在积极主动地进入生态环保领域工作。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表示高度赞赏。 近年最高检不止出台了这个文件。根据我们了解,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为打好“三大攻坚战”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和《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通知》。今年,最高检又联合生态环境部等九部委印发了《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最高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并且在内部机构改革中成立了专门机构。最高检党组召开会议专门讨论环保问题,李干杰部长应张军检察长的邀请做了专题介绍,而且我们专门签署了合作协议。 对于最高检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我们高度赞赏、积极配合,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简称“两法”)衔接制度,打击环境污染犯罪。近年来在两法衔接方面,我们所做的工作可以用“六个共同”来概括。 一是共同做好顶层设计。2018年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互动频繁,最高检召开检察机关加强协作配合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座谈会,邀请李干杰部长参会,双方达成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重要共识。最高检与生态环境部就互派干部进行岗位实践锻炼签署了合作协议,目前互派首批骨干人员已经到位。 二是共同完善司法解释。近年来我部三次配合“两高”修改完善关于环境污染犯罪的司法解释,相关规定日益细化,解决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很多难题和困惑,解决具体问题,为打击环境犯罪、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起到促进作用。 三是共同构建衔接机。2017年以来我部联合或者是会同最高检、公安部等部门,先后出台《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等一系列重要规范性文件,完善了两法的衔接机制。 四是共同办理大案要案。我部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西安、临汾等地方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具有影响的案件进行联合现场督办,办成了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指导性案例,起到强烈的震慑性作用。这些案例专门做了全国性通报。 五是共同实施挂牌督办。2015年以来,联合公安部、最高检对安徽长江安徽池州段污染环境案等9起案件实施联合挂牌督办,督促地方在较短时间内查明案情。 六是共同组织交流培训。自2016年起,我部联合最高检、公安部每年举行“两法”衔接专业培训班,已经形成了三部门的交流和业务的信息分享平台。 以上合作取得明显成效,两法衔接打击犯罪效果显著。以2018年为例,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向公安、检察机关移送涉嫌环境污染犯罪的案件2574件,是两高2013年发布关于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时的3.7倍。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批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犯罪15095人,比2017年上升了51.5%;起诉42195人,比2017年上升了21%,这些数字来自于最高检的工作报告,是相当权威的。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上半年联合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请问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治理重点是什么? 刘友宾: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方面。生态环境部组建以后,按照“三定”方案赋予的职责,把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今年3月联合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明确了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到2025年,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力争全国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不断完善地下水污染防治标准规范,出台《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启动《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废弃井封井回填》等技术指南编写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