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事|“敢于在全省、全国去竞争”,江苏这座城市的雄心何来?(最新发布)
时间:2021-05-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蚂蚁考试 点击:300次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历来是城市发展竞争的“必争之地”。 在向重大项目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发起攻坚之后,最近,淮安又将注意力聚集到县区园区高质量发展,势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谋求新跨越,实现大发展。 就从最新的大动作来看,5月6日,淮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听取县区(园区)“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行动方案汇报,运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帮助各地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聚焦重点、推动发展。淮安县区园区发展的思路和路径也逐渐清晰。 敢于在全省、全国去竞争 目前,淮安下辖的县有3个,另有4个区、4个园区,这些县区、园区在淮安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去年,淮安95%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量、7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量来自县区、园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应税开票销售等指标增量则全部来自县区、园区。 从一季度的“成绩单”来看,淮安经济恢复的速率加快。 淮安市县区(园区)“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行动方案汇报会。管伟法摄 看增速进度,淮安基本实现“开门红”。主要指标增幅全部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规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实际到账注册外资、工业用电量等指标增幅超40%;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20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占年度计划的32%,超序时7.1个百分点。 “开门红”来之不易,但在淮安市市长陈之常看来,“红”的质量还不够。他提醒淮安干部,要清醒认识到,一季度指标增长是建立在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的基础上,重大项目招引、建设差欠序时较多,具有较强引领性、带动性的项目不多。 从全省排名看,有喜也有忧。省反馈的18项主要指标增幅,淮安有8项排全省前三,有5项排苏北第一,但也有少数指标排名不理想; 从县区情况看,进展不够平衡。规上工业增加值指标增幅,县区均跑赢市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6个县区超市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用电量、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5个县区超市平均水平。但少数县区规上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投资增幅,仍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江苏经济强,离不开强县强园区的有力支撑。而就淮安来说,县区和园区平台对全市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陈之常坦言,与周边市相比,县域经济发展不足、园区平台活力不强,是制约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突出“短板”,全国百强县淮安至今榜上无名就是一个重要体现。 “‘十四五’时期,是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关键期,要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建设长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赢得新一轮发展‘比学赶超’,迫切需要我们尽快把县区经济、园区平台做大做强。”陈之常道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直言挑战,当然不是要悲观迷茫,而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谋求突破之策。 “瞭望君”注意到,上个月,淮安召开“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高质量跨越发展总结动员大会,就提出“壮丽东南第一州”必须靠经济实力作支撑,到“十四五”末要实现“两个前移”。其中有一个就是总量排名前移,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进入全国城市GDP百强榜前50,经开区国内排名进入前50、省内跻身前10,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百强,农科园创成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百强县零的突破。 淮安市“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高质量跨越发展总结动员大会 管伟法摄 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精准绘制“对标找差”的清晰路线。 陈之常说,首先在“立标”就要体现追求,从思想上跳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胸怀、眼界、格局,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大格局中去思考、谋划本地区发展,敢于在全省、全国去竞争。 此前,在“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高质量跨越发展总结动员大会上,淮安要求各县区和园区在省内外分别确立追赶目标和对象,在对标找差的基础上明确补短强特的方向和重点,在全国全省相关考核、全国百强县(区)等方面提出具体进位争先目标,制定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各县区、园区主要负责人要将主要精力放在抓招商、抓项目、抓高质量发展上。 这次会上,淮安各县区园区也亮出自己的追赶目标和行动方案—— 淮安经开区当好全市改革开放“先行军”,增强承载力和竞争力,确保国考进前50、省考进前10。 清江浦区拿出主城区的担当和作为,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 淮安区对标泰州姜堰区、宁波奉化区,到2023年力争进入全国百强区、淮安开发区省内排名提升20个位次。 淮阴区建强用好“国字号”平台,打造长三角城乡园融合发展示范区,确保淮安高新区综合排名进入全国百强。 洪泽区坚持工业强区和旅游富民“双轮驱动”,建设长三角知名旅游目的地。 涟水县建好淮安中心城市副中心,建成全国百强县。 盱眙要加快建设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宁淮合作“桥头堡”,深度融入南京都市圈。 金湖县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统揽,打造绿色转型典型和长三角“后花园”。 淮安工业园区围绕“打造千亿级、争创国家级”目标,建设产城融合都市产业园。 生态文旅区对标无锡锡东新城商务区,打造枢纽门户展示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挥宁淮合作桥梁纽带作用,导入更多具有南京元素的资源和产业,打造承接南京现代服务业的示范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