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担一高瓦斯矿井二期工程-550m水平回风大巷施工任务,巷道围岩普氏系数f=4~6,设计采用锚网喷永久支护。巷道掘进采用直眼掏槽、-考呗网题库移动版
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首页 题库首页在线模考
取消

参考答案暂无
解析:第一问:
(1)周边眼间距太大,应控制在250~500mm之间;
(2)掏槽眼布置在中间不妥,应该布置在中间靠下;
(3)周边眼孔口应该落在轮廓线上,孔底超出轮廓线50~100mm;
(4)掏槽眼深度不合理,掏槽眼应该比周边眼和辅助眼超深200mm;
第二问:
(1)反向装药结构;
(2)1:雷管;2:炸药;3:炮孔;4:黏土炮泥;5:雷管脚线;
第三问:
安全检查人员有:
爆破工、瓦斯检查工、班组长
第四问:
所需参数:
炸药的猛度和爆力和单位长度装药量;

你可能喜欢

简答题某矿业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招标代理机构采用资格预审、公开招标方式选定施工单位。在当地招标信息网上发布了该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资格预审文件发售自6月16日起。共有11家施工单位参加了资格预审,A、B、C、D、E、F、G共7家施工单位通过,并参加后续投标。为保证招标工作顺利进行,建设单位要求招标代理机构做好以下工作:(1)招标代理机构应指导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以保证提交的投标文件合格、合规。(2)再次核查各投标人资格,招标文件中明确资格后审环节,并列出具体的条件、标准和方法。(3)为保证工程质量,招标代理机构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的同时,还应规定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不得低于最高投标限价的75%。
项目于8月10日上午9:00开标。经核查发现,B单位的投标保证金总额满足要求,但分两次交纳,分别是8月9日17:00交纳75万元、8月10日9:05交纳5万元。开标后,D单位向招标人递交了投标报价修正函,将原投标报价下浮300万元。评标委员会按综合得分向招标人推荐了三名中标候选人,依次为A、E、F,并进行了公示。由于A放弃中标,招标人和E进行谈判,并确定E为中标人。双方根据谈判纪要,按A的投标价签订了合同。
工程施工至第18个月末,施工单位检查进度后绘制的实际进度前锋线如图2所示。
图2施工进度计划及实际进度前锋线

问题:
 1.资格预审文件发售的最早截止日期为哪一天?逐项说明建设单位对招标代理机构的要求是否合理?
 2.分别指出B单位和D单位的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说明理由。
 3.分别说明招标人确定中标人和签订合同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
 4.根据图2中第18个月末实际进度前锋线,分别说明工作5-11、工作7-10和工作3-8的进度偏差。判断实际进度是否会造成总工期延误?

简答题某岩石巷道围岩中等稳定,采用钻眼爆破施工方法,锚喷支护,锚杆直径20mm、长度20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厚度100mm。施工中每50m安设一组顶板离层观测仪,顶板离层仪深基点位于距顶板6.5m处的稳定岩层中,浅基点位于锚杆锚固端下100mm处,规定每周观测记录一次,顶板离层警戒值为50m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某日,观测员记录巷道顶板离层3个测点数据如下:第1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n=50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₂=15mm(均为基于顶板孔口位移值);第2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₁₂=65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2₂=10mm;第3测点深基点读数增量为△L₁g=70mm,浅基点读数增量为△L₂a=18mm。监理工程师认为应停止工作面作业,先进行加强支护施工。
事件二:某日,工作面放炮通风安全检查后,班长安排工作面打顶部锚杆眼,打眼过程中,巷道左肩部一块100mm×200mm的活石突然掉下,砸伤打眼工王某的右脚。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抢救并保护现场,同时汇报给单位负责人。
问题:
 1.给出事件一中第1测点的低区(浅部)和高区(深部)岩层的离层值。
 2.事件一中,监理工程师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顶板离层数值超过警戒值时,可采取哪些加强支护措施?
 4.事件二中,班长的工作存在哪些失误和不妥?给出正确的做法。

简答题某矿建施工单位承担了一煤矿主要运输巷道的施工任务,工程包括650m石门和1200m大巷。巷道设计为直墙半圆拱形断面,净宽4.5m、净高4.2m。地质资料显示
巷道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页岩层,石门预计在长度300m处会穿越10m左右的断层带,该区域水文地质条件不明。巷道采用锚喷支护,穿越断层段增设金属网和钢轨支架进行加强支护,支架间距0.8m。
项目部编制了该巷道的施工技术措施。巷道采用钻眼爆破施工方法,双臂凿岩台车打眼,侧卸式装岩机出渣,矿车、电机车运输;炮眼深度1.6m,每班完成1个掘进循环,掘进班临时支护仅打拱部锚杆和喷浆30mm,施工组织采用两掘一支,支护班完成剩余的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作业;过断层采用短掘短支方法通过。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提出炮眼深度不合理,过断层措施不完整,要求整改。项目部根据意见进行了完善。巷道掘进接近断层位置时,项目部按规定提前进行了探放水作业,查明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探水结果显示该断层出水量较小,对掘进工作无威胁。工作面揭露断层后发现围岩破碎严重,项目部决定采用人工风镐开挖,每次进尺控制在0.8m,开挖后立即进行锚网喷支护;掘进通过断层带后一次性架设钢轨支架。
但在开挖时发生了冒顶事故,导致1人重伤、2人轻伤。
巷道掘进通过断层带后,监理工程师对该段工程的支护质量进行了检查,加强支护段长度为20m,巷道断面规格工序验收资料显示全部合格。现场巷道断面检查中,随机抽查的1个断面实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锚网喷及钢轨加强支护段巷道断面规格实测结果
检查项目
检查实测数据
检查结果


净宽
中线至左帮/mm
中线至右帮/mm
实测净宽/mm

2260

2270

B

2310

2230

2290

2260


净高
半圆拱圆心至拱顶/mm
半圆拱圆心至底板/mm
实测净高/mm
中心
2280


2170


H
左肩
2210
右肩
2350

注:该巷道道碴高度为200mm。
问题:
 1.该巷道掘进合理的炮眼深度应取多少?工作面临时支护锚杆施工应选用哪种设备?
 2.巷道过断层进行探放水作业,探水孔应当如何布置?
 3.为避免发生冒顶事故,工作面支护可采用哪种方法或技术措施?
 4.针对发生的冒顶事故,施工单位应急处理要求包括哪些?
 5.锚网喷及钢轨加强支护段巷道的净宽B和净高H分别是多少?该段巷道规格质量是否合格?说明理由。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