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考呗网题库移动版
考研政治
首页 题库首页在线模考
取消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的内容,考点是道德修养。本题题干引用的是荀子《劝学》中的一段话,意思是说:“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四个备选项中有三句是孔子的话,一句是刘备的话。A“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是孔子的话(见《论语》),意思是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达到仁,仁就到了”,强调的是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与题干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不符合,不选;B“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三国时期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意思是说:“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刘备以此劝勉刘禅要进德修业,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了大事。强调积善成德的道德修养方法,与题干“积善成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含义上近似,是正确选项。c“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也是孔子的话,意思是说:“具有君子品行的人,什么事都依靠自己;而不具备君子品行的小人,什么事都责求别人”,不符合题意,不选;D“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还是孔子的话,意思是说:“有把一整天的力量都用在实行仁上而力量不够的吗?也许有,但我没见过”,也不符合题意,不选。本题的难度系数为0.739。

你可能喜欢

A.人为什么活着
A.人为什么活着
B.人如何对待生活
B.人如何对待生活
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
C.怎样对待人生境遇
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
D.怎样选择人生道路

A.爱国主义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B.集体主义
C.为人民服务
C.为人民服务
D.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荣辱观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