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术语释义 有关术语释义见下表。 术语释义 术语 释-考呗网题库移动版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首页 题库首页在线模考
取消

参考答案暂无
解析:暂无解析

你可能喜欢

简答题【案例知识点及拓展】
基础知识点: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疏散门数量,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疏散净宽度
拓展知识点: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构造防火要求
一、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疏散门数量
(一)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或多功能厅,其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250人;当容纳人数超过2 000人时,其超过2 000人的部分,每个疏散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应超过400人。
(二)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二、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疏散净宽度
(一)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等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0m计算,且不应小于1.0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0m。
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每排不宜超过22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0m时,可增加1.0倍;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
2.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不小于下表的规定计算确定。
剧场、电影院、礼堂等场所每100人所需最小疏散净宽度(m/百人)

观众厅座位数(座)

≤2 500

≤1200

耐火等级

一、二级

三级

 

疏散部位

 

门和走道

平坡地面

阶梯地面

0.65

0.75

0.85

1.00

 

楼梯

0.75

1.00

注:1)人员从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不应大于2min,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观众厅疏散出去的时间不应大于1.5min;
2)观众厅池座平坡地面和楼座阶梯地面的每股人流通过能力分别应按43人/min、37人/min计算;
3)每股人流应按所需净宽度0.55m计算。
4)黑体字易为考点。
(二)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0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三、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
由于剧场、电影院和礼堂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楼梯间的人流量较大,使用者大都不熟悉内部环境,且这类建筑多为单层,因此《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未规定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室内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但当这些场所与其他功能空间组合在同一座建筑内时,则其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应按其中要求最高者确定,或按该建筑的主要功能确定。如电影院设置在多层商店建筑内,则需要按多层商店建筑的要求设置封闭楼梯间。
四、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的观众厅内的安全疏散距离
一、二级耐火等级剧场、电影院和礼堂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应采用长度不大于10m的疏散走道通至最近的安全出口。当该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可分别增加25%。
五、剧场、电影院;礼堂的构造防火要求
(一)剧场、电影院和礼堂等建筑的舞台与观众厅之间的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舞台上部与观众厅闷顶之间的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防火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舞台下部的灯光操作室和可燃物储藏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电影放映室、卷片室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观察孔和放映孔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二)剧场、电影院和礼堂后台的辅助用房(除化妆间以外的库房、设备用房等其他功能用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但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第6.5.3条的规定。

简答题【案例知识点及拓展】
基础知识点: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的液氧储罐防火设置要求、医疗建筑的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高层病房楼有关避难设施的防火设置要求、消防供电及配电
拓展知识点:公共建筑防烟设施的设置部位,医用气体、护理单元、消防用电、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释义
一、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的液氧储罐防火设置要求
医疗卫生机构中的医用液氧储罐气源站的液氧储罐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3,总容积不宜大于20m3
(二)相邻储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最大储罐直径的0.75倍;(三)液氧储罐与其泵房的问距不宜小于3m;
(四)液氧储罐周围5m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沥青路面;
(五)医用液氧储罐与医疗卫生机构内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GB50751.2012)的规定;医用液氧储罐与医疗卫生机构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的规定。
二、医疗建筑的平面布置和防火分隔
(一)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二)医院和疗养院的住院部分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不应超过2层;采用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时,应为单层;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或二层;设置在四级耐火等级建筑内时,应布置在首层。
(三)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
(四)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问、实验室、胶片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三、高层病房楼有关避难设施的防火设置要求
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问。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2确定:
(二)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且不得减少可供避难的净面积;
(三)避难间应靠近楼梯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四)避难间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五)避难间的人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
(六)避难问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七)避难问应设置消防应急照明。
四、公共建筑防烟设施的设置部位
(一)公共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问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前室、避难层(问)应设置防烟设施。
(二)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公共建筑,当其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符合前室或合用前室采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者前室或合用前室具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且可开启外窗的面积满足自然排烟口的面积要求时,楼梯问可不设置防烟系统。
五、消防供电及配电
消防用电主要包括消防供电和配电两部分,其可靠性是保证建筑消防设施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
(一)消防供电
1.根据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和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其重要性以及建筑发生火灾后可能的危害与损失、消防设施的用电情况,建筑中消防用电设备的供电负荷分为一、二、三级,不同消防供电负荷的适用建筑范围应符合下表规定。
不同消防供电负荷的适用建筑范围

供电负荷

适用建筑范围

 

一级负荷

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乙、丙类厂房和丙类仓库;

2.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二级负荷

 

1.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0L/s的厂房(仓库);
2.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35L/s的可燃材料堆场、可燃气体储罐(区)和甲、乙类液体储罐(区);
3.粮食仓库及粮食筒仓;

4.二类高层民用建筑;
5.座位数超过1 500个的电影院、剧场,座位数超过3 000个的体育馆,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3 000m2的商店和
展览建筑,省(市)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电信和财贸金融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大于25L/。的其他公共建筑。

三级负荷

除需要一、二级负荷供电以外的其他建筑物、储罐(区)和堆场。

简答题2.消防供电具体要求
(1)消防用电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建筑,当采用自备发电设备作备用电源时,自备发电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启动装置;当采用自动启动方式时,应能保证在30s内供电。
(2)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系指火灾时的疏散照明和备用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小于1.5h;
②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 000m2的公共建筑和总建筑面积大于20 000m2的地下、半地下建筑,不应少于1.0h;
③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
(3)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系指从低压总配电室或分配电室至消防设备或消防设备室(如消防水泵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机房等)最末级配电箱的配电线路)。当建筑内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备用消防电源(通常有三种:①独立于工作电源的市电回路,②柴油发电机,③应急供电电源(EPS);这些备用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均要求满足各消防用电设备设计持续运行时间最长者的要求)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应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问内各消防用电设备的要求。
(二)消防配电
1.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的供电,应在其配电线路的最末一级配电箱(“最末一级配电箱”,对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和排烟风机房的消防用电设备及消防电梯等,为上述消防设备或消防设备室处的最末级配电箱;对于其他消防设备用电,如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等,为这些用电设备所在防火分区的配电箱)处设置自动切换装置。
2.按一、二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其配电箱应独立设置;按三级负荷供电的消防设备,其配电箱宜独立设置。消防配电设备应设置明显标志。消防设备的配电箱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以确保配电箱不会因为自身防护不好而影响消防设备运行;通常的防火保护措施有:将普通配电箱安装在符合防火要求的配电问内或采用内衬岩棉对箱体进行防火保护。
3.消防配电干线宜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配电支线不宜穿越防火分区。
4.消防配电线路应满足火灾时连续供电的需要,其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明敷时(包括敷设在吊顶内),应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金属导管或封闭式
金属槽盒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如包覆防火材料或涂刷防火涂料);当采用阻燃或耐火电缆并敷设在电缆井、沟内时,可不穿金属导管或采用封闭式金属槽盒保护;当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时,可直接明敷;
②暗敷时,应穿管(通常穿金属管)并应敷设在不燃性结构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
③消防配电线路宜与其他配电线路分开敷设在不同的电缆井、沟内;确有困难需敷设在同一电缆井、沟内时,应分别布置在电缆井、沟的两侧,且消防配电线路应采用矿物绝缘类不燃性电缆。
六、术语释义
有关术语释义见下表。
术语释义

术语

释义

 

医用气体

系指由医用管道系统集中供应,用于病人治疗、诊断、预防,或驱动外科手术工具的单一或混合成分气体,在

应用中也包括医用真空。  

 

护理单元

病房楼内每个护理单元的建筑面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医院差别较大,一般每个护理单元的护理床位数为

40一60床,建筑面积约1 200~1 500m2,个别达2 000m2,包括护士站、重症监护室和活动间等。

 

消防用电

包括消防控制室照明、消防水泵、消防电梯、防烟排烟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或装置、疏散

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等设施、设备在正常和应急情况下的用电。

 

 

一级负荷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供电,可视为一级负荷:
①电源来自两个不同发电厂;
②电源来自两个区域变电站(电压一般在35kV及以上);

③电源来自1个区域变电站,另1个设置自备发电设备。
2.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并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
应急电源可以是独立于正常电源的发电机组、供电网中独立于正常电源的专用的馈电线路、蓄电池或干电池

 

二级负荷

要尽可能采用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以采用一回6kV及以上专用的架
空线路或电缆供电。当采用架空线时,可为一回架空线供电;当采用电缆线路,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线路供
电,每根电缆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