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1(9)
时间:2018-08-2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三、写作题(本大题1小题。50分) 3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有人认为,师道尊严,教师是授业者,也是解惑者,所以教师的权威无可比拟,学生应该遵从老师,不容许有半点意见。 也有人认为,教师的思想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存在师道尊严这样的旧传统思想,应该把自己融入到教育的大家庭中,融入到学生中去,给予学生应有的发言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 根据上述材料,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作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一味地追求安静,会压抑学生的个性,压抑学生的天性,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所以是不正确的。学校的规章制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应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所以选B。 2.【答案】C。解析: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而“雕塑说”就是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将学生看做是独立意义的人。 3.【答案】C。解析:在教育的过程中意外的事情总会发生。教师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能迅速果断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是教师教育机智的表现。 4.【答案】C。解析:这属于课堂突发状况的问题,面对学生的“表白”,老师要做的是随机应变,快速化解,所以最好的选项是C。 5.【答案】D。解析:“阳光体育”运动,保证每天锻炼一小时。 6.【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三款规定,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7.【答案】B。解析:B选项中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对自己的个人秘密和个人私生活进行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本题材料中老师未经本人允许私自将个人信件在公众面前朗读,是对王同学隐私权的侵犯。因此答案应选B。 8.【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9.【答案】B。解析: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故A项错误。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七周岁。故C项错误。用人单位招用不得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因此D项错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