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模拟试题 >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

2017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冲刺押题二

2017年  教师资格(统考)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17年教师资格(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押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21小题,每题2分,共42分)
1.假如背一段文字,从头到尾记10遍就记住了,那么根据“过度学习”原理,记(       )最高效、最经济。
A.20遍
B.15遍
C.12遍
D.25遍
答案: B

2.下列关于气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质与神经活动类型有关             
B.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后天的环境对人的气质发展机会没有影响          
C.气质同性格一样,有好坏之分   
D.气质虽然是人的个性心理特点,但是他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高低
答案: C
3. 小明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没有什么文化,小明从小说话就比别的孩子迟钝,上了高中之后,虽然爸妈想了很多方法帮助小明提高语文成绩,可总不太理想。这个案例说明(       )
A.关键期的重要作用
B.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C.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小明的情况因材施教
D.表明了环境决定论
答案: A
  不平衡性指身心发展速率的不均衡。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二是指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劳伦茨)(狼孩,猪孩)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

4.小明是个思维非常活跃的孩子,老师用传统方法解题,但是他总是能够想到别人都没有想到的好答案,说明他发散心思维中的哪一部分较强?     (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创性 
D.深刻性
答案: C
思维几乎只考发散性思维

5. 一支白粉笔,无论是在明处还是在稍暗处,人们都会知觉它是白色粉笔,这是利用知觉的下列(       )恒常性。
A.大小
B.形状
C.颜色
D.亮度
答案: C

6.小明在学校经常做出一些欺负同学的举动,老师把小明的家长找来,爸爸对小明说,如果再打同学周末就不再带他去吃肯德基了。爸爸的行为是(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 B
强化与惩罚的区别
 
行为发生概率增加
行为发生概率减少
呈现刺激
正强化
惩罚
消除刺激
负强化
补充
积极强化、消极强化、消退、惩罚
  1、乐乐无理地想要买一个玩具,大人不同意,就发脾气,躺在地上不起来。大人不理他,走开不远后,乐乐停止哭闹,自己爬起来,追大人。
  2、桐桐睡前总不爱刷牙,妈妈说,我们每天做记录,要是能坚持刷牙一个星期,就带你去一次麦当劳。桐桐还真的坚持下来了。
  3、燕燕总爱挑食,妈妈说,要是老挑食,肚子里会长虫子的,就该上医院打针了。燕燕最害怕打针,所以就勉强吃了不爱吃的菜。
  4、小风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每次妈妈都要说他不如对门同班的小云,小风总提不起精神。后来,妈妈不再拿他跟别人比了,小风的成绩反而渐渐有了好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