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考点精华第五章:第四节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整合(2)
时间:2017-05-0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信息技术对师生互动方式变革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一名教师与多个学生的互动,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可以实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性的辅导. (2)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远距离师生互动.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合作。(3)信息技术强大的管理功能可以提高师生之间评价与反馈的质量与效率一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一)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整合 利用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一个课件可以融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使其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获得能力。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带有声音、图片或是动画的课件来创设情境,强化学生的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课件可以集多种媒体、多种教学手段于一身,它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合理处理,从时空上拓宽和延长45分钟的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整合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和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网上教学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网上教学的问世并迅速发展,不仅带来了横跨时空的全新的教学方式,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促进了教学观念、教学过程、教学模式及教学评价方式等的深刻变革。 1.制作网站.让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网络资源信息容量大,种类繁多,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辨别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信息整合的效率偏低,因此在前期需要教师构建一个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的网站.从而使学生学会整合信息完成研究课题,同时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可以训练学生逐步提高信息的搜索能力、辨别能力和筛选能力,为以后在网络上进行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构建自主学习的网站对学生的前 期学习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2.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师生互动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网络教学的施教者和学习者提供完整的教学辅助与辅导工具。平台被划分为数个基本的功能模块.每一个模块为学生或教师提供不同的服务,如登录注册模块、交流讨论模块(发送短信、讨论区)、作业提交模块、考试系统模块、评价反馈模块、后台管理模块(教师用)等,各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最后,通过相应的整合技术,将之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方式(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这一层面的整合结果包括:CAl、Web—based、CMI、校内闭路电视、卫星传输教学节目、电影、幻灯等利用信息媒体展示教学信息而开展教学的模式。 (二)信患技术与学习活动的整合 这一层面整合结果包括:CAL、CSCL、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讨论、在线会议、利用视频会议开展网上讨论学习、在线答疑等模式:这一层面的整合体现了信息技术不只是作为呈示教学信息和抽象知识的载体.它更多的是作为教与学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工具: (三)学科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整合 上述两方面共同构成了目前大多数学者和中小学教师认为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同时,国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这两种课程形态由截然分开和彼此对立走向相互融合和趋向统一.熔于一炉.从而形成了以建构主义课程观为基础的“学生本位课程”:结合活动开展学科教学.在我国一些学校也有所实施。 (四)教育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与学科以及实践活动的整合 “ITE与学科整合”显示,信息技术教育(ITE)学科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数学)以及活动课程的整合,反映了整合后的综合课程的特征。又指明了在真实活动或学习共同体中体验性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必要性.同时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支持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之间的整合。其结果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真实活动的系统化知识技能的主体学习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