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社会工作者 > 历年真题 > 初级社会工作者真题 >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答案(文字版)(8)

  38.C【解析】A、B、C均为灾害救助的工作,某社会工作援助团队已在灾区服务两年,此时应该进行的是灾后重建的工作,故选C。

  39.B【解析】社会工作者应协助服务对象制定最有利的反贫困策略,除了给予政策范围内的救助外,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帮助贫困家庭和个人发掘社会资源,提高生存能力,培养工作技能,改善生活质量,彻底摆脱贫困。故本题应选B。

  40.D【解析】地区发展模式以社区为基础,强调居民共同参与,强调有效利用和整合资源以及通过自下而上的民主方式决定社区事务和社区发展方向。故本题应选D。

 41.A【解析】针对精神病患者的工作方法:(1)患者健康资料的收集。对于来求助的患者,社会工作者应收集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层面的资料,了解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以往的治疗情况。(2)初步诊断与评估。初步诊断与评估包括对患者的家庭和人际关系以及发病前的心理、社会、工作、生活和文化环境等不同方面做出评估。小勇每次在医院治疗效果都很理想,但回到家病情就会反复,说明其家庭环境出现了问题。所以应首先应对其家庭状况做出评估。

  42.C【解析】家庭系统理论的核心是家庭系统,而要正确理解家庭系统的概念,就需要进一步把握家庭系统概念的六大核心要素:

  (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相互影响的循环因果的原则。

  (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次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在本题中。小丽与大强夫妻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涉及到家庭暴力,所以社会工作者应首先介入夫妻次系统。

  43.D【解析】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假设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解决困难的能力.有效帮助家庭成员克服困难的方式是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家庭成员自身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力和独立能力。故本题应选D。

  44.D【解析】家庭个别化原则认为,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和沟通交流的方式。社会工作者只有从受助家庭所处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才有可能把握受助家庭成员的真实需要,提供符合受助家庭成员要求的服务。而小宁仅仅将这个家庭当作一个典型的单亲家庭来看待。而妨碍了他对受助家庭需求的评估和理解。

  45.C【解析】家庭结构图中:“口”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表示婚姻关

制遵循三项基本的原则:(1)长辈在上,晚辈在下;(2)同辈关系中,年长的在左,年幼的在右;(3)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故正确答案应为C。

 

  46.A【解析】内在优势因素,包括完美的个人形象感、积极乐观感。积极的个人形象是指个体对自我具有较强的认同感,能够接纳自我,同时具有高自尊以及高度自我价值感。本题中小秦的目的就是增强这些青少年的内在优势。

  47.D【解析】学校社会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人际关系方面的辅导时,可以通过小组工作或个案工作的方法进行辅导。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帮助学生自我觉察。帮助成员觉察自己日常沟通行为的“自我状态”,引导学生对自我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2)提高学生个性品质。(3)促进学生养成技能。(4)协助学生自我成长。故本题应选D。

  48.A【解析】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认知包括: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识自己的性格特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觉察自我的情绪变化、原因等。故本题应选A。

  49.D【解析】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为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这种理论认为,即便人的行为没有对自己产生强化。但由于人对行为结果所能带来的功效产生期望,可能会主动性的进行那一活动。故选D。

50.C【解析】学校社会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和生涯规划进行辅导时,主要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成长。小组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生涯目标。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的生涯发展任务,初步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运用简单的生涯规划的模式与技巧思考和确立自己的生涯目标。(2)注重能力培养。(3)结合学习生活。

  (4)提高学习方法。故选C。

  51.B【解析】社区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取向:一是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即根据学校的条件和需要,发展与社区教育的合作。以达到培养学生社区归属感、公民意识等教育目标,同时也让社区居民有享用学校设施及参与活动的机会。其实施主体是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二是社区工作本位的教育。即是以建立社区居民的互助关系为基础,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高社区居民的觉悟,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建设一个相互尊重和团结的社区,其实施主体是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故本题应选B。

  52.B【解析】咨询,比“告知”上升了一个层次。有关部门除了告诉基层社区、重要利益关系人和相关组织将要进行社区建设或改造的规划信息,并进一步征求他们的意见,同时也会在规划修订过程中考虑他们提出的意见。题中,该社区的做法属于咨询,故选B。

  53.C【解析】规范性需求,指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要。C项残联工作人员属于专业人士。故选C。

  54.A【解析】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策划前的分析工作,首先要进行的是服务对象分析。故本题选A。

  55.A【解析】定量的方法,即通过事先设计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社区居民和服务对象参与服务(活动)后的满意度。故选A。

  56.B【解析】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社区教育是以阻止性为主,通常是树立正面的模范去宣传公民应有的态度和表现。故本题应选B。

  57.A【解析】从医患关系的角度看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社会工作者以调解者的身份处理医患关系。尽管医务社会工作者是医疗团队的一员,但其专业价值的要求决定了医务社会工作者需要为患者服务,在医患关系的处理上要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和利益。因此。由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调解者的角色处理医患关系,这样的安排会更恰当,更能保证患者利益。

  58.B【解析】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角色既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倡导与健康宣传活动.又有中观层面的社区健康和职业健康,还有微观层面的病人照顾等。B项属于宏观层面的服务。

  59.B【解析】精神疾病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的困扰,同时也使患者的社会功能退缩,如因患精神疾病无法上学、上班等。医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探访、咨询等方法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联系家庭、学校和有关机构,为他们重新回归社会做好各种必要的准备。故选B。

  60.C【解析】张女士在术后除了继续进行药物治疗以外,还要进行心理治疗。目前张女士的情绪因手术而变得异常焦虑,社会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其疏导情绪,减轻焦虑。故选C。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