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社会工作者 > 历年真题 > 初级社会工作者真题 >

2014年社会工作者《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答案(文字版)(6)

21.A【解析】协助类似小丽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时,需注意以下三点:(1)建立小组要兼顾妇女的两种需求。(2)小组活动的时间和场地一定要根据妇女的情况而定。(3)社会工作者和妇女的平等关系。社会工作者要警惕自己在小组中的身份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平等,将自己的心放到小组中去,而不是把自己作为一个冷静的、领导小组活动的专家。故A错误。

  22.C【解析】因陋就简的原则。社区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社区大多数康复对象享有康复服务,必须在尽可能动员社会力量的基础上因陋就简,使康复人员、康复对象及其亲友自制康复训练器械,充分利用传统的医学知识,采用易懂、易学、易会的实用技术,使康复成为普遍理解、便于推广应用的服务措施。故选C。

  23.C【解析】社区康复的内容:一是开展残疾的预防。二是开展康复评定。三是开展全面康复服务。“爱心敲门”、“电话问安热线”构建残障人士预防性社会工作介入模式,故选C。

  24.C【解析】矫正对象的需要包括:(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3)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监狱环境的特点是使服刑人员与社会和他人保持一种隔绝状况.而监狱的环境不利于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所以矫正社会工作人员在监禁场所所提供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帮助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以恢复重建其社会功能。具体的服务内容有: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员增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故选C。

  25.D【解析】优势视角理论相信,每一个人都有“优点”,都有健康方向发展的潜能.即便是曾经违法犯罪的矫正对象也如此。从这一视角出发,社会工作者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发现、发挥和发展矫正对象的“优势”方面。社工小王鼓励矫正对象发挥自己的特长,组建艺术治疗小组,故选D。

  26.B【解析】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理念:(1)接纳。(2)可塑性。社会工作对人的基本看法就是:相信每一个人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可以改变的,也相信人具有可塑性。在这样信念指引下.社会工作者才相信可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受助对象改变其与生活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达到恢复其社会功能、重新成为正常社会成员的目标。(3)个别化。故选B。

  27.A【解析】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指那些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利的部门或个人将需要协助的服务对象转介给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社区矫正服务对象属于非自愿型服务对象,是被动接受矫正服务帮助的,这种特性使得他们在接受服务时通常会存在或表现某些抗拒情绪和行为。故社会工作者首先应做的是改善专业关系。故正确答案选A。

  28.D【解析】敢于自表训练是一种社交技能训练,通过运用指导、回馈、模仿、角色扮演、社会性奖励、家庭联系等方法,使当事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故答案选D。

  29.B【解析】针对小张应使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要对其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进行探寻和识别。主要技巧包括:(1)反应感受。让服务对象具体描述自己的情绪、行为以及各种感受,从而识别出背后的非理性信念。(2)角色扮演。(3)冒险。首先就是要对小张进行情绪疏导.让其表达自己的感受,改变轻生的念头。同时为其提供物质资助,协助其申请临时救助。故选B。

  30.C【解析】对于大多数从戒毒所出来的人员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生存,如何抬起头来面对生活。社区矫正就是要用亲情、友情关爱,以接纳的价值理念对待这群特殊的人.让他们从心理上戒断毒瘾.走上社会。所以就要帮助小方建立起她的社会支持系统,让家人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以获得谅解,重新适应戒毒之后的生活。故应选C。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