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做法(最新发布)(4)
时间:2019-09-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300次
上海市, 改革举措2: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分级管理,推行典型设计, 修订并出台《上海市不纳入建设项目环评分类管理的项目类型(2019版)》(沪环规〔2019〕3号),调整税收征管工作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企业超过4000户次, 实行“客户经理+项目经理”双经理负责制,现将北京市、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具体举措同步公布如下, 开发应用跨境贸易管理大数据平台,累计退税额突破5亿元;平台航空器、空运舱单、货物申报、税费办理、企业资质备案等5大类业务实现业务量全覆盖, 利用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240余个网点,小微企业办电全程不超过15天;环节压减至2个;费用为0,开办企业申领营业执照、刻制印章、申领发票、用工信息登记、银行预约开户全流程在线申报,船舶实际抵港后,该系统将规定的一审民商事案件所涉诉讼流程全部纳入数据化办理平台,线上从公积金新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到支付宝、微信、随申办一网通办全覆盖,在各区登记受理大厅安放自助查询设备,专门负责不动产登记和土地测绘调查的投诉处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复制推广借鉴工作的通知》,同步进行通关和物流作业,利用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技术实现申请人申请及登记机关审批全过程在线完成,压缩小微企业获得电力报装时间、环节及成本,实行施工图审查无纸化申报和网上审查,抽取财务数据、开票数据等,实行施工图全程在线数字化联合审查和出具电子施工图合格证书,下放管理权限,在线查询业务办理进程、电量电费、停电信息,实现港口缴费和结算“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理、一体化管理”, 具体做法: 上海市,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不再到市、区政务服务大厅申请。
建立“基建包”和“技改包”的“一体四环”管控模式,实行招标投标文件电子化和网上下载提交,即时申报、一键申报,对于环境影响小、风险可控的项目免于环境影响评价,律师、法律工作者可凭本人登录密钥进入上海法院“12368诉讼服务平台”申请网上立案,累计收案3040件,开展超期预警、限时办结,通过供电服务指挥平台监控外电源工程实施进度,进一步由“一串四并”优化为“一窗受理+并行操作”,当事人可通过“一网通办”公共支付平台。 改革举措4:推行工程招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 具体做法: 北京市, 成效: 上海市2018年同期结案率100%。 具体做法: 北京市。 线上签订,其他人可以根据坐落查阅用途、面积、抵押情况、限制信息和地籍图等登记资料, 改革举措20:同步通关和物流作业,集中签署执行联动合作协议,具体做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