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最高检出台两项司法解释进一步加大打击证券期货犯罪力度(最新发布)
时间:2019-09-3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点击:300次
。 本报北京6月28日讯 记者杨毅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 降低了原立案追诉标准规定的持股比例、连续交易期间等相对比例指标, 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就本罪入罪和加重处罚的情节标准作了调整,其发布实施有利于妥善解决好监管执法和刑事司法面临的现实问题,资本市场中操纵市场和“老鼠仓”违法犯罪行为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变化,进一步强化了对两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司法解释》对《刑法》第一百八十条第四款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量罚标准等作了细化,对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科创板改革有序开展、有效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效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近年来, 据了解。 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具体明确了“蛊惑交易操纵”“抢帽子交易操纵”“重大事件操纵”“利用信息优势操纵”“幌骗交易操纵”“跨期、现货市场操纵”等六种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的其他方法,进一步加大了对操纵市场行为的惩戒力度,。 《操纵市场司法解释》对《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操纵市场犯罪的构成要件和量罚标准等作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本次这两部司法解释充分反映了操纵市场和“老鼠仓”犯罪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是提高资本市场违法犯罪成本、强化法律责任、完善科创板试点注册制配套司法保障的重要举措。 新增了成交金额、占用保证金数额、违法所得数额等绝对金额指标,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就“未公开信息”范围界定、“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认定、违法所得计算等重要问题作了明确,迫切要求在总结既有监管执法和司法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法律上予以明确,并从进一步有效规制“老鼠仓”违法犯罪行为的角度出发,《操纵市场司法解释》对操纵市场犯罪的入罪和加重处罚的情节标准作了调整,在执法及司法中作出应对,同时,从严查处操纵市场和“老鼠仓”违法行为,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操纵市场司法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司法解释》),有序做好两部司法解释的落实和衔接配套,将积极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认真执行两部司法解释要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