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从业资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30个专业术语解读(汇总)
时间:2018-05-1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基金从业资格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 专业术语解析班 专业术语解析班 1.股权投资基金——国内所称“股权投资基金”,其全称应为“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私人股权”,即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股权的投资基金,包括未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非公开发行和交易的普通股、依法可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和可转换债券。 2.股权投资基金运作中的现金流——在基金募集过程中,股权投资基金通常采用承诺资本制。投资者在设立基金的合同文件中承诺将向基金出资,并在合同中约定缴款的条件,并在条件达到时实际履行缴款出资义务。投资者承诺向基金投资的总额度称为认缴资本,投资者在某一时间内实际已经完成的出资称为实缴资本。 3.狭义创业投资基金——投资于处于各个创业阶段的未上市成长性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 4.并购基金——主要对企业进行财务性并购投资的股权投资基金。狭义的股权投资基金是指并购基金。 5.公司型基金——投资者依据公司法,通过出资形成一个独立的公司法人实体,由公司法人实体自行或委托专业基金管理人进行管理的股权投资基金。 6.合伙型基金——投资者依据合伙企业法成立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由基金管理人具体负责投资运作的股权投资基金。 7.契约型基金——通过订立信托契约的形式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其本质是信托型基金。契约型基金不具有法律实体地位。 8.一级投资——母基金在股权投资基金募集时对基金进行投资,成为基金投资者。 9.二级投资——母基金在股权投资基金募集完成后对已有股权投资基金或其投资组合进行投资。 10.政府引导基金——由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并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在投资方向上具有一定导向性的政策性基金,通常通过投资于创业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早期创业投资领域。政府引导基金本身不直接从事股权投资业务。 11.合格投资者——达到规定资产规模或者收入水平,并且具备相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其基金份额认购金额不低于规定限额的单位和个人。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股权投资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投资于单只股权投资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此外,对于单位投资者,要求其净资产不低于1 000万元;对个人投资者,要求其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12.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是指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资格审批和外汇资金的监管程序后,将境外资本兑换为人民币资金,投资于境内的基金。 13.尽职调查——又称审慎性调查,一般是指投资人在与目标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后,经协商一致,对目标企业的一切与本次投资相关的事项进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的一系列活动。 14.风险控制——进行财务尽调、法律尽调以及行业分析后,识别项目投资的具体风险,结合项目上市或并购退出可行性、风险可控性、成长性设计风险控制方案,出具风险控制报告。风险控制一般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应对三个步骤。 15.相对估值法——将企业的主要财务指标乘以根据行业或参照企业计算的估值乘数,从而获得对企业股权价值的估值参考结果,包括市盈率、市现率、市净率和市售率等多种方法。 16.经济增加值(EVA)——是一种新型的公司业绩衡量指标,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公司在一定时期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即企业价值除了资产的账面价值之外,还有管理团队经营成果贡献的价值。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R-C)×A=R×A-C×A,其中,R是资本收益率,即投入资本报酬率,等于税前利润减去现金所得税再除以投入资本;C是加权资本成本,包括债务成本以及所有者权益成本;A为投入资本,等于资产减去负债。 17.竞业禁止条款——在投资协议中,股权投资基金为了确保公司的良好发展和利益,要求目标公司通过保密协议或其他方式,确保其董事、高管和其他关键员工不得兼职与本公司业务有竞争的职位,同时不得在离职后一段时期内加入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公司。 18.投资后管理——股权投资基金与被投资企业签署正式投资协议之后,基金管理人积极参与被投资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为被投资企业实施风险监控,并提供各项增值服务等一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