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会计师会计实务第二章考点讲义资 产存货(最新教材)(17)
时间:2017-12-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借:主营业务成本 4 000 000 贷:库存商品——Y产品 2 500 000 ——Z产品 1 500 000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的是( )。 A.已发出商品但尚未确认销售收入 B.已确认销售收入但尚未发出商品 C.已收到材料但尚未收到发票账单 D.已收到发票账单并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 答案:A 解析:企业发出商品但是尚未确认销售收入,应通过“发出商品”科目核算,而“发出商品”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并入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反映,因此不会引起企业期末存货账面价值变动。 企业购入的商品可用进价或售价进行核算。采用售价核算的,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月末,应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存货,通常还采用毛利率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等方法进行核算。 (1)毛利率法。是指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商业批发企业常用此方法。 【例2-76】某商场2017年4月1日针织品存货1 800万元,本月购进3 0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3 400万元,上季度该类商品毛利率为25%。本月已销商品和月末库存商品的成本计算如下: 本月销售收入=3 400(万元) 销售毛利=3 400×25%=850(万元) 本月销售成本=3 400-850=2 550(万元) 库存商品成本=1 800+3 000-2 550=2 250(万元)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应试提示】此方法类似于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的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 【例2-77】某商场2017年7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100万元,售价总额为110万元,本月购进该商品的进价成本为75万元,售价总额为9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120万元。有关计算如下: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20×12.5%=15(万元) 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20-15=105(万元) 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75-105=70(万元) 六、存货清查 实地盘点,将实存数与账存数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