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一级消防工程师 > 考点精编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

2018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民用建筑案例3:歌舞厅防火案例分析(4)


(11)建筑物内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开敞楼梯、自动扶梯(均属于共享空间部位 ),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釆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
(12)防火门表面加装贴面材料或其他装修时,不得减小门框和门的规格尺寸,不得降低防火门的耐火性能,所用贴面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
(13)安装在金属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矿棉吸声板的燃烧性能与黏结剂有关,只有达到B1级时才可执行以上规定)
  某歌舞厅建筑地上4层,地下1层,耐火等级一级,建筑屋面为坡屋面,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檐口的高度为20m,建筑室外设计地面至其屋脊的高度为24m,局部突出屋顶的冷却塔、水箱间、电梯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为600㎡,地下埋深12m,每层建筑面积均为10000㎡,并全部采用了封闭楼梯间与室外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和自动扶梯,该商业中心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建筑灭火器消防设施器材。
  该歌舞厅建筑每层总建筑面积为3000㎡,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均为400㎡,该歌舞厅均采用国家标准规定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疏散门采用向内开启的乙级防火门
  该建筑为一字型疏散走道,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为35m,位于袋形走道两端的房间距安全出口最近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均为9m,各厅室内最远点至最近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均为9m,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疏散楼梯共用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该建筑吊顶统一采用轻钢龙骨,所有的厅室墙面均采用矿棉板,地面均采用PVC卷材地板,疏散走道上均全铺硬PVC塑料地板至梯段,墙面均采用岩棉板
问:1.该案例背景建筑层数、高度、分类分别为什么?
2.该建筑平面布置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该如何整改?
3.该建筑防火分隔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该如何整改?
4.该建筑安全疏散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该如何整改?
5.该建筑室内装修存在什么问题?为什么?该如何整改?
6.若首层设置2个安全出口,每个安全出口净宽度为8m,是否合理?为什么?
7.该建筑按照国家标准还应该设置哪些消防设施?
一、1.层数为4层
2.高度为(20+24)/2=22m
3.该建筑为多层公共建筑
二、1. 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均为400㎡不正确
原因:因为在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及以上的歌舞厅,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0㎡
整改:应改为在地上四层的歌舞厅每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
2.地下一层设置歌舞厅不正确
原因:因为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的地面与室外高差不应大于10m
整改:取消地下一层歌舞厅或抬高地下基础
3.(可写)歌舞厅的厅室设置在袋形走道的两端不正确
原因:因为歌舞厅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端或尽端
整改:取消歌舞厅在袋形走道的两端或增加安全出口
三、1. 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楼板进行分隔不正确
原因:因为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
整改:应改为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分隔
2.(两遍)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疏散楼梯共用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不正确
原因:因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防火隔墙分隔
整改:应改为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防火隔墙分隔
四、1. 全部采用了封闭楼梯间不正确
原因:因为地下埋深12m。应采用防烟楼梯间
整改:应改为地下采用防烟楼梯间或抬高地下基础
2. 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均为35m不正确
原因:因为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在全部设置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不应大于31.25m
整改:应改为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1.25m
3. 位于袋形走道两端的房间距安全出口最近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均为9m不正确
原因:因为最远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在全部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不应大于11.25m,该最远点为14m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