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从业法律法规(中级)高频考点:第二十章银行监管体制
时间:2018-02-1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 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中级) 第二十章 银行监管体制 本章重点内容
一、银行监管起源与演变 1. 银行监管制度的正式确立——法律制度 (1)银行监管包含了银行监督和银行管理双重属性。 (2)银行管理则是指监管部门依法对辖内银行机构及市场进行管理(包括市场体系的构建、市场规则的制定和对市场违规行为的处罚等),对银行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行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 2.银行监管制度的变迁 (1)20世纪30年代以前,银行监管的目标主要是提供稳定和弹性的货币供给,防止银行挤提带来的消极影响; (2)30年代开始转变到维持安全稳定的银行体系上来,以防止银行体系的崩溃对宏观经济的严重冲击; (3)70年代末,严格的银行监管造成金融效率下降和发展困难,使银行监管的目标开始重新注重效率问题; (4)近年来,银行监管的目标则发展到有效控制风险、注重安全和效率的平衡方面。 银行业监管的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对安全优先和效率优先两种监管目标的选择过程。 二、国际上主要金融监管的体制
(一)美国的银行监管体制 1.双线多头的监管体制:国法银行和州法银行 2.伞形监管模式:金融控股公司通过子公司经营,本身只负责管理 (二)德国的银行监管体制 综合金融监管:联邦银行监督局 (三)日本的金融监管体制 金融监督厅负责金融制度的计划、立案和金融监管 四、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1.全球银行业审慎监管标准的主要制定者 2.监管原则:任何境外银行机构接受监管;监管充分有效 【例题•多选】国际上主要的金融监管体制有( )。 A.统一监管型 B.分业监管型 C.多头监管型 D.混业监管型 E.“双峰”监管型 【答案】ACE 【解析】略。 第二节 我国的银行监管框架 一、我国银行监管的历史 1.初步确立阶段(1984-1993年) (1)监管职责配置的部门化,采取了功能化的监管组织架构,即金融管理部门负责市场准入、退出的审批与违规处罚,稽核部门负责现场检查及违规处罚; (2)监管运行机制的概念尚未提出,更缺少制度上的安排 2.探索成形阶段(1994-1997年) 这一时期,监管职权根据不同类型的机构特点分布于不同的内设部门,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初步形成了机构监管的组织架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