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银行从业法律法规(中级)高频考点: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4)
时间:2018-02-08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A.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提高基准利率 【答案】ABD 【解析】增加税赋是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 (二)通货紧缩 1.定义: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的成因 (1)货币供给减少 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投资和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有效供给。 (2)有效需求不足 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跌;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 (3)供需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加剧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 (4)国际市场的冲击 对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3.影响 (1)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减少消费需求; (3)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4.治理对策 (1)扩大有效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加消费需求 (2)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引导公众预期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1.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在具体实施货币政策时,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货币政策,然后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到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2. 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 一是可观测性,二是可控性,三是相关性。 【例题•单选】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 【答案】C 【解析】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一)三大传统法宝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被中央银行成为“三大法宝”。 1. 法定存款准备金
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行为。再贴现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央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缩减市场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