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考试 > 考试题库 > 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 >

2018银行从业法律法规(中级)高频考点:第二章金融基础知识(4)


A.减少基础货币的投放        
B.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降低再贴现率              
D.提高基准利率
【答案】ABD
【解析】增加税赋是治理通货膨胀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
(二)通货紧缩
1.定义:通货紧缩是指经济中货币供应量少于客观需要量,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导致单位货币升值、价格水平普遍和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2.通货紧缩的成因
(1)货币供给减少
  主要是由于政策时滞的原因,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紧缩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没有及时调整,导致投资和需求的下降,进而影响社会有效供给。
(2)有效需求不足
  当实际利率较高时,消费和投资就会出现大幅下降而致有效需求不足,进而物价持续下跌;金融机构贷款意愿下降和提高利率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
(3)供需结构不合理
  由于经济中存在不合理的扩张和投资,造成了不合理的供给结构和过多的无效供给,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加剧供给之间的矛盾,导致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跌。
(4)国际市场的冲击
  对于开放度较高的国家,在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市场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下降,外资流入减少,导致国内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产品价格下降。
3.影响
(1)导致社会总投资减少。
(2)减少消费需求;
(3)影响社会收入再分配
4.治理对策   
(1)扩大有效需求;扩大投资需求和增加消费需求
(2)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3)引导公众预期
第二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1.操作目标和中介目标
  在具体实施货币政策时,从中央银行认识到需要采取货币政策,然后制定并实施货币政策,到所采取的货币政策发挥作用、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被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
2. 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标准:
  一是可观测性,二是可控性,三是相关性。
【例题•单选】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
A.保持国家外汇储备的适度增长
B.保持国内生产总值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证充分就业
【答案】C
【解析】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二、货币政策工具
(一)三大传统法宝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及公开市场业务,被中央银行成为“三大法宝”。
1. 法定存款准备金
概念 存款准备金指商业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组成 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和缴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两部分
类型 法定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央行决定,
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为超额存款准备金,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应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供应量减少。
2.再贴现
  金融机构为了取得资金,将未到期的已贴现商业汇票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转让的行为。再贴现政策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调整再贴现利率来干预、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
  央行提高再贴现率会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融资的成本,从而缩减市场货币供应量。
3.公开市场业务
概念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或买进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以改变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
使用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其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通货膨胀时,央行可在公开市场出售有价证券,资金回笼,从而减少货币供给量。
特点   具有主动性、灵活准确性、可逆转性、可微调、操作过程迅速、可持续操作等优点,所以成为中央银行常用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除“三大法宝”外,中央银行还可以利用基准利率、再贷款以及窗口指导、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