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考押题题1
时间:2018-01-2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1.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顺序性 C.差异性 D.连续性 【答案】B。 2.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属于(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射 C.联结反应 D.习惯成自然 【答案】B。专家解析: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3.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C。宏鹏解析:冲动型认知方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4.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 )。 A.唐代 B.清末 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 【答案】B。专家解析:我国班级授课制最早的雏形是清政府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故选B。 5.组织策略属于()。 A.精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调节策略 【答案】B。宏鹏解析: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6.班会、晨会活动属于( )。 A.日常性班级活动 B.竞赛性班级活动 C.工作性班级活动 D.阶段性班级活动 【答案】A。 7.一般情况下,问卷时间的长度应控制在( )。 A.30分钟之内 B.30~40分钟 C.40~50分钟 D.50~60分钟 【答案】B。 8.小学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这体现出小学教育的( )。 A.普及性 B.实践性 C.基础性 D.发展性 【答案】C。专家解析:小学教育是为每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 9.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文学艺术活动 D.社会活动
【答案】B。专家解析:学校课外活动主要以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学科活动为主,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 10.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年 B.1898年 C.1902年 D.1922年 【答案】A。专家解析: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1.把“小学堂”改为“小学校”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1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 )中。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民主主义与教育》 【答案】A。专家解析: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一个思维的抽象世界,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13.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 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 D.普及义务教育 【答案】D。专家解析: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1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A.教学方法 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 D.考试制度 【答案】A。专家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行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5.展会有校级和班级之分,校级晨会包括( )。 A.升旗仪式和专题讲话 B.专题讲话和少先队广播 C.升旗仪式和晨间谈话 D.晨间谈话和少先队广播 【答案】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