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模拟试题 >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

2017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及答案十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B.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C.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自主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答案】:D

  【解析】:

  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2.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答案】:D

  【解析】:

  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的类型数,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实施

  B.计划

  C.检查

  D.总结

  【答案】:A

  【解析】:

  实施是将计划变为行动,它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晨会活动的特点是简短性、及时性、教育性

  B.班会活动分为班级例会和主题班会两种形式

  C.班级活动包括晨会活动、班会活动和少先队活动

  D.少先队的组织机构是依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的

  【答案】:C

  【解析】:

  少先队活动不属于班级活动。

  5.从本质上说,教学活动是一种( )活动。

  A.实践

  B.认识

  C.科研

  D.探索

  【答案】:B

  【解析】:

  教学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6.“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 )期间。

  A.唐宋

  B.明清

  C.元明

  D.战国

  【答案】:A

  7.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具有( )

  A.可替代性

  B.可转换性

  C.可度量性

  D.可操作性

  【答案】:C

  【解析】:

  题干所述内容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可度量性。

  8.教育目的的作用是( )

  A.导向、激励、评价

  B.导向、激励、控制

  C.调控、激励、规范

  D.导向、控制、规范

  【答案】:A

  9.教育者运用模范人物的优良思想、感情和行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陶冶教育法

  D.实际锻炼法

  【答案】:B

  【解析】:

  “模范人物”一词体现了榜样示范法的特点。

  10.夸美纽斯曾说过:“过度的练习和过度需要记忆的功课,使人恶心。”这句话表明教学应遵循( )

  A.直观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创新性原则

  D.主体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量力性原则的典型体现。

  11.世界上最早的智力测验是( )

  A.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

  B.斯坦福一比纳量袁

  C.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D.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答案】:A

  【解析】: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的,称为比纳一西蒙智力量表。

  12.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答案】:D

  【解析】:

  效果律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二、填空题

  1.简述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方法。

  【答案】: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4)表达明确的期望;(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7)有效地运用表扬;(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2.简述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案】:

  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做出判断,并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3.简述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

  【答案】:

  (1)要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2)要注意与学生的品德教育相结合;(3)要注意与班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4)要注意与各级学科相关知识相结合:(5)要注意并各类节假日和纪念日相结合。

  4.《静夜思》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中的一首小诗,请根据你的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请用工整的楷体把这首小诗写在下面。(5分)

  (2)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为这首小诗配一幅简笔画。(10分)

  (3)请为这首小诗设计一则符合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要求的教学导入。(25分)

  【答案】:

  (1)略。

  (2)简笔画略。

  (3)教学导入:

  猜谜导人,揭示课题:咱班小朋友的肚子里装着很多诗哦,称你们小诗人一点儿也不过分。小诗人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

  (谜底:月亮)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会背这首诗的请举手!背给老师听听。(生背)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李白的图像,认识唐代诗人李白)今天咱们这些小诗人要好好地学习大

  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