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教师资格 > 考点精华 > 小学教师 >

201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考点精华第三章:第四节班队活动

第四节班队活动
考点聚焦
1.本节知识在历年考试中大多以单项选择题形式出现。
2.在历年考试中,班队活动的类型是考查重点,考生需要理解班队活动的各种类型。
考点梳理
    一、班队活动的含义
    班队活动是指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者引导下,由班级学生或少先队成员共同参与,在学科教学以外时间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
    班队活动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个性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认识能力不可忽视的条件。
    二、班队活动的原则
    班队活动原则就是指为了保证班队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在设计、组织和开展活动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班队活动指导过程的客观规律。
    (一)教育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在组织和开展班队活动时.要以对学生的教育与发展有积极影响和有力的促进为目的。这是班队活动的最基本原则。
    (二)针对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针对性原则是指要针对班队组织与建设的实际需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学生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条件对学生进行教育。
    班队活动的组织还要根据班队集体建设的需要。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因此,班队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队集体,通过这个集体教育影响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班队活动必须有利于班队集体的建立和发展。
    (三)自主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自主性原则就是指班队活动要充分调动和尊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班队全体成员是班队活动的主体,是活动真正的主人。班主任和辅导员是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辅导和帮助.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活动。
    (四)多样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多样性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二是活动内容的多样化。形式多样化,就是要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内容的多样化则是为了适应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五)计划性原则
    班队活动的计划性原则是指班队活动的指导者要对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的班队活动做通盘考虑和总体规划.精心设计每次活动.以保证活动效能的充分发挥。
    班队活动的计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规划活动进程,二是规划活动形式。
    (六)生活化原则    生活化原则是指班队活动要扎根生活、深入实际,使活动符合客观现实发展的真实状况,让学生在
  真实的活动中体味生活、感悟人生。以达到对学生的自然而然的教育。三、班队活动的类型
    (一)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是指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教育的计划.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其主要形式有:主题班队会、主题报告会、主题座谈会和主题伦理性讲话。
    (=)班队例会
    班队例会是指以班或队为单位,通过会议形式,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它的类型一般有:班务会或队务会、民主生活会、周会、晨会等。
    (三)班队文艺活动
    班队文艺活动是班队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简称.是指学校通过健康的文化艺术娱乐活动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以发展学生的美感和健康心理品质的教育形式。班队文艺活动最常用的是联欢会的组织。
    (四)班队体育活动
    班队体育活动是指在学校体育课以外开展的,以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活动。
    (五)班队科技活动
    班队科技活动可以有多种形式.如科技班会、科学知识讲座、科学兴趣小组、参观、调查、科技演示、科技知识竞赛和科技游戏等。其中参观、科学兴趣小组和科学知识讲座是班队经常开展的科技活动。  
    (六)班队劳动
    从形式上看,班队劳动主要有生产性劳动、社会公益性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适合于小学生的班队劳动主要有社会公益性劳动和自我服务性劳动。
    (七)班队游戏活动
    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游戏活动分成不同的类型,教育者可以根据教育的需要进行选择。依据游戏的教育目的,可把游戏分为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智力游戏主要是指以发展学生智力为主的游戏。体育游戏主要是指为发展学生体力而进行的游戏。
    (八)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简称。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组织最基本和最主要的工作及教育方式.就其表现形态和功能来说.它一般是指少先队组织根据组织目标及一定的社会需要和少年儿童特点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它是少先队组织领导的以队员为主体的群众性活动。
    少先队活动的特点:1.教育性
    教育性原则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第一原则,一切活动都是为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少先队活’
    动要有利于少年儿童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的发展,这是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也是少年儿童自身成长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需要。
    2.自主性
    少先队活动的自主性特征也称主体性特征,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少先队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五自”所强调的就是自主、主人翁精神。自主性要求少先队员自己出主意、想办法、定计划、做事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但是,由于少年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其自主性还要与少先队辅导员的指导和帮助相结合。
[2012年下半年小学真题】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
活动的(  )。
  A.组织性    B.自主性C.趣味性    D.创造性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少先队活动的特点。其中,自主性要求少先队员自己出主意、想
办法、定计划、做事情,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故选B。
    3.组织性
    少先队教育的根本特性是队的组织教育。少年儿童教育的共性寄寓于队的组织教育个性之中,只有
  与队的组织教育这一根本特性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少先队教育的特点。
    4.趣味性
    趣味性是指在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过程中,要遵循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用知识性、活动性、群体性、新异性、竞赛性、游戏性、趣味性等具有激励性的工作方法,满足少年儿童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对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5.实践性
    少先队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结合,引导和组织少先队员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接触现代科学技术,在“三接触”中得到锻炼,接受教育。
    6.创造性
    在设计和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充分发挥创新精神,运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技能.使少先队教育活动具有新思想、新内容、新形式、新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功能和创新效益.从而逐渐培养少先队员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