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北京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十件大事
时间:2017-04-17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历经十年,北京社会工作蓬勃发展,人才培养、机构建设、实务开展,点点滴滴汇聚成社会工作发展的洪涛大浪。十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件,我们遴选了十年对社会工作发展有关的大事,汇编以飨读者。 一、2007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京发〔2007〕27号)。《意见》共有七个方面内容,围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在发展目标上,第一次系统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制度、环境建设的战略目标。力争通过3至5年的时间,培养百名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千名中级社会工作人才、万名初级社会工作人才,形成与首都社会建设管理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梯队。该文件是我市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在我市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2008年,首次组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市民政局与市人事局、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联合出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6月28日至29日,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顺利举行,民政部领导,北京市委常委梁伟、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侯玉兰等领导到北京传媒大学考点视察了北京地区的考务组织工作。截止2016年,全市共有10余万人参加了考试,25082人取得了职业水平证书。 三、2009年,制定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并组织登记工作。印发《关于贯彻落实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的实施意见》(京民组发〔2009〕322号),并于2014年修订出台了《北京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实施办法》。截止目前,每年进行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和再登记工作,首次登记率达到了80%。 四、2010年,出台《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印发《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试行)》(京民组发〔2010〕539号),并于2014年修订印发《北京市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的通知京民组发〔2014〕89号,形成了“一分二带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模式,累积进行继续教育200余班次、4万余人。 五、2011年,发布《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委、京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印发了《首都中长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京组发〔2012〕5号),提出到2020年,首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