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一级建造师《机电工程》章节题:机电工程施工现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2)
时间:2017-06-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5.项目部进行风险后评价应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参考解析: 1.项目存在的风险与该项目施工所进行的各种作业活动有关,也与项目所在的工作环境相关,由于某种主观或客观原因都有可能发生紧急情况或意外事故。该项目的风险主要包括:人员高空坠落、高空落物、触电、火灾、吊装及吊装设备的倾倒、射线辐射伤害、腐蚀伤害、相邻罐区危险品泄漏及爆炸、雷击、中暑、食物中毒等。 根据施工现场作业特点,应进行重点风险识别的作业有:(1)不熟悉的作业,如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的“四新”作业;(2)临时作业,如脚手架搭设作业等; (3)造成事故最多的作业,如动火作业易引起火灾;(4)存在严重伤害危险的作业,如起重 吊装作业;(5)已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把风险降到可接受范围的作业。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目的是为了确定对项目有重要影响的风险。开工前应根据现场施工作业内容、作业流程、作业种类或作业区域划分评价单元,明确风险控制的对象。 2.风险评价的步骤包括:(1)决定所识别的风险发生后的后果及影响的严重性,重点考虑:法律法规要求、伤亡程度、经济损失的程度大小、持续时间以及对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企业形象的影响。(2)评价发生危害事故事件的可能性,重点考虑:危害发生的条件、现场是否有控制措施、事件或事故一旦发生是否能发现或察觉、同类事故以前是否发生过以及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等。(3)结合上述2项识别和评价,决定其风险的大小。 风险控制的管理措施有:(1)制定、完善管理程序和操作规程;(2)制定、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3)制定、落实应急预案;(4)加强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教育培训; (5)建立检查监督和奖惩机制。 3.分段到货设备在基础由下至上逐段组对安装程序(组对焊接):基础验收、设置垫铁一塔器的最下段(带裙座段)吊装就位、找正一吊装第二段(由下至上排序)、找正一组焊段间环焊缝一重复上述过程:逐段吊装直至吊装最上段(带顶封头段)、找正、组焊段问环焊缝一整体找正、紧固地脚螺栓、垫铁点固及二次灌浆。 分段运至施工现场进行的塔器(压力容器),需在安装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的组对、焊接工作(背景分馏塔分三段到货,在现场进行2道环焊缝组焊),超出了压力容器安装(整体就位、整体移位)的许可范围。从事压力容器在现场完成最后环焊缝焊接工作,即压力容器现场组焊,必须具有取得相应制造级别许可的单位承担。背景中,安装公司进行分馏塔(Ⅱ类压力容器)的现场组焊安装,应至少具备D2(第三类低、中压容器)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格。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