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注会《税法》第一章经典习题及解析
时间:2017-06-15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一、单项选择题 1、(2010年)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并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答案】C 【解析】选项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选项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选项D,税收法律关系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内容三方面构成。 2、(2009年)下列法律中,明确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答案】A 【解析】《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3、(2014年)下列各项税法原则中,属于税法基本原则核心的是( )。 A.税收公平原则 B.税收效率原则 C.实质课税原则 D.税收法定原则 【答案】D 【解析】税收法定原则是税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4、(2014年)下列各项税法原则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是( )。 A.税收公平原则 B.税收法定原则 C.实质课税原则 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答案】D 【解析】选项ABC,属于税法的其他基本原则;选项D,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5、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这一做法适用的原则是( )。 A.程序优于实体 B.实体从旧,程序从新 C.特别法优于普通法 D.法律不溯及既往 【答案】A 【解析】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是关于税收争讼法的原则,其基本含义为在诉讼发生时税收程序法优于税收实体法适用。适用这一原则,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税权的实现,不因争议的发生而影响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 6、(2016年,考生回忆)下列税法要素中,能够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是( )。 A.纳税地点 B.纳税环节 C.纳税义务人 D.征税对象 【答案】D 【解析】征税对象是区分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7、采用超率累进税率征收的税种是( )。 A.资源税 B.土地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答案】B 【解析】我国只有土地增值税采用超率累进税率。 8、《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的法律级次属于( )。 A.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 B.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立法 C.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D.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 【答案】B 【解析】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立法制定的5个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9、(2011年)下列各项税收法律法规中,属于部门规章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C.《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选项B属于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选项C属于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税的是( )。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关税 D.个人所得税 【答案】D 【解析】选项ABC属于流转税,流转税是典型的间接税。 11、下列有关我国税收执法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经济特区有权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 B.除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和经济特区外,各地不得擅自停征全国性的地方税种 C.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税原则上由地方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D.各省级人民政府及其税收主管部门可自行调整当地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但应报国务院及其税务主管部门备案 【答案】B 【解析】涉外税收必须执行国家统一的税法,涉外税收政策的调整权集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各地一律不得自行制定涉外税收的优惠措施。中央和地方共享税主要由国家税务机构负责征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