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初级会计师 > 考点精华 > 经济法基础 >

2019初级会计资格-经济法基础考点精华汇总第二章(最新发布)(4)

监督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消册上签名或盖章。
【注意】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元数据一并移交,特殊格式的电子会计档案应当与其读取平台一并移交。档案接受单位应当对保存电子会计档案的载体及其技术环境进行检验,确保所接收电子会计档案的准确、完整、可用和安全。
三、会计监督
(一)三种监督成体系
三种监督 概念(主体、对象) 具体要求
1、单位内部 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制度规定,通过会计手段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 、 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 (1)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
(2)发现会计账簿记录与实物、款项及有关资料不相符的,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有权自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作出处理。
【对比】原始凭证的审核
(3)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
2、政府 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各单位和单位中相关人员的会计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以及对发现的违法会计行为实施行政处分
 
 
 
 
 
 
 
 
 
(1)监督权:
①是否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②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
③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④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能力、遵守职业道德等情况实施会计监督。
(2)查询权:
发现重大违法嫌疑时,国务院财政部门及其派出机构可以向与被监督单位有经济业务往来的单位和被监督单位开立账户的金融机构查询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应予以支持;
(3)保密义务:
对有关单位的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对在监督检查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负有保密的义务。
3、社会 (1)由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接受委托,依法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一种监督制度。
(2)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 《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
【审计报告】
(1)概念
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
(2)类型
标准 无保留意见
非标准 ①带强调事项段或其他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
②非无保留意见 A.保留意见
B.否定意见
C.无法表示意见
 
(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教材P46-47)
1、概念 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
2、原则 (1)一般单位 面性原则:应贯穿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要性原则: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应当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衡性原则:应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应性原则: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效益原则: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2)小企业 险导向原则:以防范风险为出发点,重点关注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造成重大影响的领域。
应性原则:与企业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重于形式原则:应注重实际效果,而不局限于特定的表现形式和实现手段。
效益原则: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口诀】一般(来说),全中是本子,是本小疯子。
3、方法 (1)【企业】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包括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等;
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
会计系统控制: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理程序,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财产安全;
预算控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运营分析控制:要求企业建立运营情况分析制度,经理层应当综合运用生产、 购销、投资、筹资、财务等方面的信息,通过因素分析、对比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定期开展运营情况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明原因并加以改进;
绩效考评控制:要求企业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普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
(2)【行政事业单位】
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③归口管理: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采取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并确定牵头部门或牵头人员等方式,对有关经济活动实行统一管理;
④预算控制:强化对经济活动的预算约束,使预算管理贯穿于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⑤财产保护控制。建立资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机制,采取资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⑥会计控制。建立健全本单位财会管理制度,加强会计机构建设,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强化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 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处理程序。
⑦单据控制:要求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单位的经济活动业务流程,在内部管理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项经济活动所涉及的表单和票据,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填制、审核、归档、保管单据 。
⑧信息内部公开:建立健全经济活动相关信息内部公开制度,确定信息内部公开的内容、范围、方式和程序 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