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五篇练习题
时间:2017-03-26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300次
2017年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五篇练习题
1、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由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港合资建设,油库一、二期共设20个原油贮罐(17个10万m3储罐,3个5万m3储罐),总储量为185万m3。该单位东侧为大连港罐区,总储量为132.45万m3(12个10万m3原油储罐和大小51个二甲苯等化学危险品储罐);西北侧为大连商业储油公司原油储罐区,总储量140万m3(14个10万m3储罐);北侧为即将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国储油公司300万m3的原油储罐区(30个10万m3储罐);南侧为在建LNG接收站和港区单位、办公用房及加油站等附属建筑。整个大孤山半岛规划设计储量2000万m3。
7月15日15时45分.外籍“宇宙宝石”号油轮开始向原油库卸油。20时许,上海祥诚公司人员开始利用卸油管道加注“脱硫化氢剂”,天津辉盛达公司人员负责现场指导。16日13时,油轮停止卸油,开始扫舱作业。上海祥诚公司和天津辉盛达公司现场人员在得知油轮停止卸油的情况下,继续将剩余的约22.6m3“脱硫化氢剂”加入管道。18时02分,靠近加注点东侧管道低点处发生爆炸,导致罐区阀组损坏、大量原油泄漏并引发大火。2010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支队消防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调集全市执勤中队中所有高喷车、大功率泡沫车、重型水罐车等128台石化火灾专业作战车辆和相关社会联动单位相继赶到现场,全力扑火。17日零时23分,辽宁各市增援力量陆续到达现场,消防战斗车辆达到388台。8时20分,对肆虐大火发起总攻。9时55分,现场所有明火被扑灭。此后,参战部队全面进入消灭残火和冷却降温战斗阶段。 事后经统计:火灾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轻伤、1名失踪;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战士牺牲、1名受重伤。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属于什么等级火灾事故? 2.分析灾害成因及主要教训。 3.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有哪些?
1.根据情景描述,此火灾属于特别重大火灾。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11~12页。 2.灾害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上海祥诚公司使用天津辉盛达公司生产的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 “脱硫化氢剂”,违规在原油库输油管道上进行加注“脱硫化氢剂”作业,并在油轮停止卸油的情况下继续加注,造成“脱硫化氢剂”在输油管道内局部富集,发生强氧化反应,导致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和原油泄漏。 (2)主要教训:一是在油库内违章加注 “脱硫化氢剂”;二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不严;三是防火堤外没有防止流淌火的技术措施;四是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不足。 【考点来源】主观考题,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背景下的问题。 3.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 “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考点来源】主观考题,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背景下的问题。
2、2002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达亨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楼因用火不慎发生火灾造成19人死亡(跳楼死亡8人,窒息死亡11人),伤23人,过火建筑面积4377m2,受灾小食品批发经营户65家,直接财产损失141.1万元。南充市达亨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楼共9层.始建于1993年,1997年竣工,建筑高度34.35m,占地面积2752.8m2,建筑面积超过20000m2。大楼一至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中部有一贯穿一至四层平台的天井,四至九层为砖混结构的“回”字形居民住宅,共10个单元。东、西两边各有2部疏散楼梯。该建筑一层为达亨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批发市场,共有经营户65户,副食品摊位100个。大楼二层一部分为达亨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批发市场仓库,另一部分未投入使用,中间用实体墙进行了防火分隔。三层为南充市城镇房产公司所有并对外租赁,设有老年活动中心、茶坊、简易旅店等。大楼四至九层住宅共有居民98户、300余人。该大楼有室外消火栓1个,室内消火栓4个。灭火器150多具,二层设有防火分隔。2000年12月大楼一、二、三层老化电线被彻底改造。2002年2月28日晚,南充市达亨副食品综合楼鑫成批发经营部雇工谭建忠、冯学强、蒲冬梅在大楼二层仓库(鑫成批发经营部)内卸货,次日(即3月1日)凌晨,由于该仓库内货物码放过高.遮挡了过道上的光线,谭建忠在仓库内点燃事先准备好的蜡烛,并将其固定在一个塑料饭盒上,放在货箱上。货物搬运完后,几人都忘记吹灭蜡烛便离开仓库,蜡烛引燃货物包装物引起火灾。在火势蔓延后才被当晚值班人员发现,一人逃离现场,另一人到大街找行人借用移动电话报警,但夜深人静,行人很少,直到火势突破外墙被邻近建筑的群众发现才报警。调查发现三层的旅馆未经过审批,且火灾当晚锁闭楼梯口。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请分析这次火灾的主要教训。
这次火灾的主要教训有以下几点:
(1)工作人员消防意识差引起火灾。此次火灾是由于批发经营部雇工在大楼的二层仓库卸货时,违章使用蜡烛照明不慎引发的。 (2)被困人员自救能力差。部分人员因盲目跳楼造成伤亡。 (3)火灾发现晚,报警迟。南充达亨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综合楼没有安装电话,致使当晚在火势蔓延后才被值班人员发现,值班人员到大街找行人借用移动电话报警,丧失了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 (4)消防安全管理不严。该单位的现场值班人员没有尽职尽责地做好现场监管和装卸作业结束后的清理工作.致使进入批发市场仓库内装卸货物的人员违章使用蜡烛照明直接导致火灾发生。 (5)大楼三层业主未经治安、消防审批同意,擅自非法在大楼三层开设旅馆。 (6)业主法律意识淡薄,非法开设旅馆、在夜间锁死安全出口,致使火灾发生后,大量人员滞留其中难以疏散,以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考点来源】主观考题,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背景下的问题。
3、长乐市拉丁酒吧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市郑和路178号,郑和小区一期居民住宅楼(6层)1号楼和2号楼之间的连接体(2层)的首层,层高5.30m,建筑面积229m2,场所内局部设置夹层,夹层面积84m2。该酒吧所在建筑为框架结构,共2层,原设计为车库及办公用房,地上一层出租作为酒吧经营使用。该酒吧装修改造时将窗户进行封闭,设置环形阁楼,首层通往阁楼的楼梯坡度较陡,在走道上无序摆放桌椅,疏散出口设置屏风,遮挡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门未向外开启。在顶棚和四周墙体大量敷设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音材料。该酒吧为独立防火分区,其东面、西面各有一个出口,场所内设有室内消火栓和配置了手提式灭火器,未设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该酒吧于2008年5月份开业经营,其内装修工程经消防审核,但未经消防验收。
2009年1月31日晚,酒吧内顾客为庆祝生日于23时55分左右开始燃放烟花。23时56分11秒,烟花刚燃放完毕,有顾客发现酒吧顶棚有火花蔓延,随后拔打 “119”报警。23时57分42秒,当地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立即调度当地消防大队一中队5辆消防车、25名官兵赶赴现场救援。消防官兵于2月1日0时4分到达现场,经现场询问和火情侦察,发现酒吧一层中部有明火,内部烟雾浓、能见度低,且有众多人员被困。火场指挥员按照“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立即成立3个搜救小组、1个灭火小组和警戒保障小组实施灭火救援,并打开酒吧前后门进行排烟。0时20分,将火灾扑灭,共救出22名被困人员。 火灾共造成15人中毒死亡、22人受伤,烧毁电视机、音像灯光设备等物资,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09702元。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火灾属于什么等级火灾事故? 2.分析此灾害成因及主要教训。 3.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有哪些?
1.根据题干描述,火灾属于特别重大火灾。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11~12页。 2.灾害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1)起火直接原因。顾客在酒吧内违法燃放烟花,引燃顶棚聚氨酯泡沫吸音材料,引发火灾。 (2)火灾成因分析。此次火灾造成严重伤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燃烧速度快。二是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该酒吧在顶棚和四周墙体大量敷设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音材料。引燃后短时间内即形成轰燃,热解烟气多为剧毒物质。三是酒吧空间密闭。酒吧除前后两个门外.没有窗户,火灾产生的热量和烟气无法散发。 (3)主要教训: ①在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内大量使用易燃有毒的有机高分子吸音材料。 ②在室内燃放烟花。 3.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1)建筑防火措施不到位 ①酒吧在顶棚和四周墙体大量使用易燃有毒的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音材料,不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装修改造时将窗户进行封闭,导致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无法排出,短时间内充满整个空间,致使15人逃生不及中毒身亡。 ②酒吧安全疏散条件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场所内违章设置环形阁楼,首层通往阁楼的楼梯坡度较陡,不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场所内走道上无序摆放桌椅,占用疏散通道,疏散出口设置屏风,遮挡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门未向外开启。 (2)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 ①经营者明知酒吧属娱乐场所,未按《消防法》规定,依法取得法定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违法营业。 ②酒吧原设计为办公室和车库,擅自变更为酒吧。 ③酒吧顾客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 ④酒吧经营者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 ⑤社会消防教育宣传工作薄弱。 【考点来源】主观考题,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背景下的问题。
4、2000年12月25日21时,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恶性火灾事故,死亡309人,伤7人,直接财产损失275万余元。东都商厦地上四层、地下二层,占地3200m2,总建筑面积17900m2。该商厦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角共有四部楼梯。2000年11月前,商厦地下二层经营家具,地上一层经营百货、家电等,二层经营床上用品、内衣、鞋帽等,三层经营服装,四层为东都商厦办公区和东都娱乐城(可容纳200人,火灾当晚有350多人)。2000年11月,东都商厦与洛阳丹尼斯量贩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洛阳丹尼斯量贩有限公司东都分店(未经批准),以东都商厦地下一层和地上一层为经营场所。2000年11月底,东都分店在装修时,将地下一层大厅中间通往地下二层的楼梯通道用钢板焊封,但在楼梯两饲扶手穿过钢板处留有小方孔。2000年12月25日,为封闭小方孔,东都分店负责人王子亮指使店员王成太和宋龙、丁晓东进行电焊作业(四人均无焊工证),未作任何安全方面的交代。王荣太施焊中也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电焊火花从方孔溅入地下二层可燃物上,引燃绒布、海绵床垫和木制家具等可燃物品。王荣太等人发现后,用室内消火栓的水枪射水灭火,在未能扑灭的情况下,既未报警也没有通知楼上人员便逃离现场。随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的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烟雾,顺着东北、西北角楼梯间向上蔓延。由于地下一层至三层东北、西北角楼梯与商场采用防火门、防火墙分隔,楼梯形成烟囱效应,大量有毒高温烟雾迅速扩散到四层娱乐城。火灾发生前四楼歌舞厅的四部楼梯通道全部被铁栅栏封堵,仅留一部电梯作为上下楼通道。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火灾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本次火灾的间接原因是什么? 3.本次火灾的主要教训是什么?
1.本次火灾的直接原因是电焊工无证违规作业,未采取安全防护,电焊火花从方孔溅入地下二层可燃物上,引燃绒布、海绵床垫和木质家具等可燃物品,引发火灾。
2.本次火灾的间接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可燃物燃烧速度快,火势凶猛。因为负二楼放置的是可燃绒布、海绵床垫和木制家具等可燃物品,其燃烧速度快,热释放速率高,火灾蔓延迅速。 (2)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这些可燃物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致使火灾中大多数人因吸人烟气而致死。 (3)娱乐城疏散极其困难。火灾发生前四楼歌舞厅的四部楼梯通道全部被铁栅栏封堵,仅留一部电梯作为上下楼通道,火灾时电梯停止运行,致使人员无法疏散。 (4)报警不及时。电焊工发现火灾后,用室内消火栓的水枪灭火,在不能扑灭的情况下,既未报警也没有通知楼上人员便逃离现场。 3.本次火灾的主要教训有以下几点: (1)电焊施工人员无证操作且违规作业; (2)东都商厦管理混乱; (3)娱乐城无照经营、超员纳客,东都娱乐城纳客定额为200人,火灾当天参加娱乐人员高达350多人。 (4)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致使消防设施配置不到位或不能起到作用,疏散通道被封死。 【考点来源】主观考题,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背景下的问题。
5、2008年10月21日,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飞达鞋面加工厂发生火灾,死亡37人,受伤19人,过火面积398.8m2,直接财产损失30.1万元,救援人员发现现场人员逃生方式不合理,调查时发现该场所没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灭火器配备不足。飞达鞋面加工厂系个体工商户,经营者为黄淑滨(女)。该加工厂一至五层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第六层东半部为混凝土框架结构、西半部为铜结构违章搭建。飞达鞋面加工场一层从北向南依次为:北店面材井仓库、中间店面材井仓库兼出入口、南店面员工宿舍。面积为146.4m2,东侧东半部搭设一阁楼作为办公室;二、三层为车间,四层为黄淑滨的家人宿舍,五层为员工宿舍,各层面均为177.6m2,六层为员工宿舍及食堂,建筑高度19m,一层至二层有两部楼梯,二层至六层有一部敞开式楼梯。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试分析这次火灾的主要教训。
这次火灾的主要教训有以下几点:
(责任编辑:admin)1.该场是典型的 “三合一”场所。作为鞋面加工场所,集生产、储存、居住为一体,场所内人员密集,且仓库设在一层,存放了大量易燃材料,起火后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导致建筑内多人中毒窒息死亡。 2.建内部疏散楼梯不足。二层以上仅设置一部直通屋面的敞开式楼梯,发生火灾后在敞开式楼梯处形成烟囱效应。烟气、火势迅速沿楼梯向上蔓延,造成唯一的疏散楼梯被封堵。 3.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缺乏消防安全知识和自救基本常识。工厂经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制定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也未在建筑内设置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火灾发生后,工厂经营管理人员也未及时组织被困人员自救逃生,使被困人员难辨方向,逃生过程中也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致使伤亡扩大。 4.职能部门监管不到位,致使消防设施不到位的 “三合一”场所长期存在。 5.灭火设施配备不足,不能扑灭初期火灾。 【考点来源】主观考题,考查考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背景下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