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呗网:一起考呗移动版

考呗网 > 一级消防工程师 > 模拟题 > 消防案例分析 >

2017年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三篇练习题

2017年消防工程师考试《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三篇练习题

 

1、 滨海市万达广场,地上二十层,地下三层,建设用地面积为67500m2,总建筑面积为2893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21200m2。该建筑地上一层至三层设计为室内步行街,通过若干中庭互相连通。步行街建筑面积为41500m2,其中首层建筑面积为13200m2,步行街净宽约11~15m。
该建筑地下室主要使用性质为汽车库、机电设备用房、物业服务用房;首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主力店、室内步行街和临街商铺;二、三层主要使用性质为室内步行街、百货、电玩、酒楼、歌舞厅;四至六层主要使用性质为百货、酒楼、电影院:七至二十层主要使用性质五星级酒店。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安全疏散以及部分疏散楼梯间在首层需借助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对该商业综合体进行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满足哪些条件?
2.对于此类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和火灾危险性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定应考虑的内容有哪些?
3.针对本案例室内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扩大、借用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的消防问题,应当采取何种消防措施解决?
 
 1.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应具备的条件有:
(1)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固定的办公地点,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2)法定代表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级技术积称。
(3)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不少于8人,其中性能化设计评估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4人,建筑防火、消防给水、防烟排烟、消防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各不少于1人。
(4)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不少于5年。
(5)专业技术人员不同时被两家及以上从事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单位聘用。
(6)具有满足性能化设计评估需要的计算软件及计算设备。
(7)不从事影响性能化设计评估工作公正性的业务。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教材第157页。
2.对于此类商业综合体建筑,在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和火灾危险性评估时,火灾场景的设定应考虑的内容有火源位置、火灾的增长模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否有效、防排烟系统计算软件及计算设备。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教材第158页。
3.采取下列方法解决防火分区面积超大的问题:
(1)剥离危险源,将步行街两侧分隔为面积不超过300m2的商铺,面向步行街一侧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维护结构分隔。
(2)室内步行街不应布置可燃物,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
(3)室内步行街应设置有效的排烟措施、自动灭火措施。
采取下列方法解决安全疏散的问题:
(1)室内步行街应采取有效的自然排烟措施,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其地面面积的25%。
(2)通过步行街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
(3)通过数值模拟确定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应小于危险来临时间。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案例分析》教材第159页。
2、某商务核心区(见图1)地下一层面积约为102951m2,主要功能为:(1)人行交通系统。是联系公共区与二级地块的人行通道,为在地下车库停车的使用者提供了清晰和便捷的快速通道.呈“井”字形分布于地块内。快速通道的净宽为14m,面积约为52529m2,与各二级地块均有出入口.行人可通过清晰的标识系统找到相应的楼座。(2)商业功能。包括品牌主力店、餐饮区、影剧院、超市等,面积约为50422m2。商业西侧室外设置有从南至北、完全开敞的下沉广场.既为商业增加了室外景观,又改善了采光通风及疏散条件。为满足商业店铺的有效布局,并解决商业疏散问题。在商业区域中间设置了南北长约200m,东西宽度为14m的室内步行街(见图2).周围的商业店铺通过步行街进行疏散,步行街设置有多个直通下沉广场的出口,还设置有多部直通室外地坪的疏散楼梯。该建筑除室内步行街的防火分区划分、借用室内步行街进行疏散等问题以外,其他消防设计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中,通过隔离室内步行街中的商业火灾荷载,限制室内步行街内部的火灾荷载.设置有效的火灾探测、自动灭火、防排烟等消防措施,将步行街设置为 “临时安全区”,以解决步行街防火分区面积超大、借用步行街疏散等问题。与此同时,通过设置下沉广场,引导步行街人员首先疏散至开阔的下沉广场,有效地解决地下商场疏散楼梯不足的问题。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哪些基本情况?
2.确定火灾场景的方法有哪些?请列举4个。
3.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包括哪些内容?
4.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包括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为了能方便、统一地描述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消防安全工程大致将必需疏散时间简化为哪三段?
5.影响人员行走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6.什么叫疏散通道的有效宽度?楼梯间的墙通道的边界层宽度为多少厘米?
 
1.在设计火灾时,应分析和确定建筑物的以下基本情况:
(1)建筑物内的可燃物。
(2)建筑的结构、布局。
(3)建筑物的自救能力与外部救援力量。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354~355页。
2.确定火灾场景的方法有: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原因后果分析、事件树分析、可靠性分析。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355页。
3.安全疏散的设计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要求如下:
(1)设计目标:建筑内应具有足够的安全疏散设施以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
(2)功能目标:安全疏散设施应确保发生火灾时,建筑内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安全疏散至室外安全区域。
(3)性能要求:
①应有足够的安全出口供人员安全疏散,每个房间均应有与该房间使用人数相适应的疏散出口。
②安全出口宽度应与建筑内使用人数相适应,并考虑不同用途建筑中疏散人流的宽度和疏散速度,避免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在安全出口发生拥挤、堵塞。
③建筑内的疏散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均应与其所在场所相适应。
④安全疏散距离应与建筑内的人员行动能力相适应,确保人员疏散所用时间满足安全疏散所允许的限度。
⑤疏散设施应满足相应的防火要求,不会使人员在疏散过程中受到火灾烟气或辐射热的危害。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346页。
4.火灾发生之后,并不是所有人员均马上开始疏散。根据研究,人员疏散的必需疏散时间RSET一般包括几个不同的时间间隔。建筑内人员必需疏散时间的基本公式: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538页。
5.人员自身的条件、人员密度和建筑的情况均对人员行走速度有一定的影响。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542页。
6.(1)对于大多数通道来说,通道宽度是指通道的两侧墙壁之间的宽度。但是大量的火灾演练试验表明。人群的流动依赖于通道的有效宽度而不是实际宽度,也就是说在人群和侧墙之间存在一个 “边界层”。在工程计算中,应从实际通道宽度中减去边界层的厚度,再用得到的有效宽度进行计算。
(2)楼梯问的墙通道的边界层宽度为15cm。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教材第362页。
3、某会展中心工程地上二层,建筑高度为24m,总建筑面积为98000m2,钢桁架结构,耐火等级一级。该建筑一层层高12m,建筑面积为85400m2,主要使用性质为登录大厅、主会议厅、六个展览厅、厨房及设备用房;二层建筑面积为12600m2,主要使用性质为会议室及设备用房。该建筑根据使用功能的特殊需要,共划分为15个防火分区。首层有10个防火分区,二层有5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安全出口,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均大于5m。本项目中除防火分区划分、疏散设计不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而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之外,室内外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器材均满足现行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