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会计实务前串讲重点知识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最新发布)
时间:2017-09-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300次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 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关键点),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可选用的折旧方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旧额相等。 其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提示】每期折旧相等。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根据实际工作量计算每期应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举例】甲公司2004年3月份固定资产增减业务如下: 购买一台设备供一车间使用,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原价60万元,预计总工作时数为20万小时,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该设备2005年4月份工作量为4000小时。 要求:计算甲公司2004年4月份应计提的折旧额。(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设备月折旧额=(60-5)/200000×4000=1.1(万元)。 借:制造费用 1.1 贷:累计折旧 1.1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指在不考虑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的情况下,根据每期期初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金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案例】原价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 第一年折旧:100×2/5=40(万元); 第二年折旧:(100-40)×2/5=24(万元); 第三年折旧:(100-40-24)×2/5=14.4(万元); 第四年折旧:(100-40-24-14.4-10)/2=5.8(万元); 第五年同第四年。 【提示1】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一般应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提示2】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点:净残值在最后两年才加以考虑。 【例题 单选题】某企业于20×6年12月31日购入一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8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7年度该项固定资产应计提的年折旧额为( )万元。(2007年) A.39.84 B.66.4 C.79.68 D.80 【答案】D 【解析】应计提的年折旧额=200×2/5=80(万元)。 4.年数总和法 是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这个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寿命,分母代表预计使用寿命逐年数字总和。 年折旧率=(预计使用寿命-已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预计使用寿命+1)÷2]×100% 【案例】原价1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10万元。 第一年折旧:(100-10)×5/15=30(万元); 第二年折旧:(100-10)×4/15=24(万元); 第三年折旧:(100-10)×3/15=18(万元); 第四年折旧:(100-10)×2/15=12(万元); 第五年折旧:(100-10)×1/15=6(万元)。 【例题 单选题】某企业2003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9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6万元,按年数总和法计算折旧。该设备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2006年) A.16.8 B.21.6 C.22.4 D.24 【答案】C 【解析】该设备应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2005年计提的折旧额为(90-6)×4/15=22.4(万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