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章节讲义及例题(三)
时间:2017-08-2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网络 点击:300次
第二节 应收及预付款项 【提示】重点掌握应收票据的转让、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应收账款减值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内容。 【提示】资产负债表列示金额=相应的账面余额-坏账准备余额。 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债权,包括应收款项和预付款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预付款项则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如预付账款等。 【提示】企业需要针对应收款项(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和预付款项考虑期末计提减值。而不仅仅是针对应收账款计提减值。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应收款项包括的内容有( )。 A.应收票据 B.应收账款 C.其他应收款 D.预收账款 【答案】ABC 【解析】预收账款属于负债,不属于应收款项。 一、应收票据(主要考核客观题) (一)应收票据的内容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 【提示1】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关键点)。 【提示2】根据承兑人的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不管承兑人是企业还是银行,均需要通过“应收票据”科目进行核算。 【相关链接】针对企业将款项交存银行取得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 (二)应收票据的核算(重点)(2008年综合题) 为了反映和监督应收票据取得、票款收回等经济业务,企业应当设置“应收票据”科目。 应收票据的借方登记面值(关键点),贷方登记到期收回票款或到期前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的票面金额,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金额。 1.取得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取得的原因不同,其会计处理亦有所区别。 (1)因债务人抵偿前欠货款而取得的应收票据: 借:应收票据(面值) 贷:应收账款 (2)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面值)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提示】企业核算应收票据时,应收票据均以面值(关键点)入账。 (3)如果取得的是带息应收票据,月末计提利息: 借:应收票据(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贷:财务费用 2.收回到期票款 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3.转让应收票据 企业将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时: 借:材料采购或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收票据 (责任编辑:admin) |